各位幼教同仁们好啊!我是做了15年幼教教研的李园长,今天咱们聊聊这个特别常见又头疼的问题——”入园学习畏难症”。
(扶眼镜进入专业模式✨)
一、先破解孩子的”心理密码”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Piaget说过:”孩子对新事物的恐惧,往往源于未知的失控感。”我观察过500+案例,发现这种畏难情绪通常有3种表现:
- 退缩型:躲在角落玩旧玩具
- 对抗型:突然发脾气撕教材
- 躯体化型:喊着肚子痛要回家
二、超实用的”五感适应法”(亲测有效!)
去年我们园用这套方法让98%的新生两周内适应:
👉 视觉锚定:创设”学习主题角”(比如数学区放孩子全家福)
👉 触觉缓冲:新教具搭配熟悉的玩偶使用
👉 听觉安抚:改编《宝贝宝贝》加入学习指令
👉 味觉联结:学习时间准备特别点心奖励
👉 嗅觉暗示:统一使用孩子熟悉的香氛纸巾
三、教学神器推荐(年轻老师最爱)
- “闯关地图”学习板(某宝搜”幼儿园任务可视化”)
- 情绪温度计贴纸(华东师大王教授团队研发)
- AR绘本《勇敢小书包》(深圳一幼获奖作品)
重点来啦!✍️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特别强调:”适应期要遵循3个’三分之一’原则——1/3旧内容巩固自信+1/3新内容适度挑战+1/3自由探索。”我们园实践发现,配合”彩虹进度条”记录表效果翻倍!
四、给老师的暖心Tips
记住孩子这句话:”老师,我不是不想学,是害怕学不会。”建议:
✅ 晨间接待时蹲下来耳语:”今天有个秘密任务要交给你…”
✅ 把教学目标藏在童话里(比如”我们要帮小熊数清蜂蜜罐”)
✅ 设置”安全岛”(允许孩子随时回到上个阶段)
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去年有个叫乐乐的孩子,连续两周拒绝碰数学盒。后来我们发现他特别迷恋恐龙,就设计了”恐龙救援队”的情景,现在这孩子居然成了班里的”数学小队长”!
(掏出小本本)大家还有什么具体情境想讨论吗?比如美术活动畏难?团体游戏抗拒?欢迎抛出来咱们继续深挖~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