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与”过度保护型家长”沟通的问题,我特别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点:”家长的过度保护背后,往往隐藏着未被满足的安全需求。”我们可以用这三个步骤来破冰:
第一步:共情破局(黄金30秒法则)
• 先夸细节:”豆豆妈妈,我发现您每次给孩子的保温杯水温都调得特别精准,这份细心真让人感动!”
• 再递台阶:”您是不是担心户外活动时孩子…”
第二步:场景化呈现(借用安吉游戏理念)
建议拍摄3段对比视频:
- 孩子独自尝试爬矮梯(稍微踉跄但成功)
- 老师搀扶下的同款动作
- 孩子成功后自豪的笑脸
配上李季湄教授的观察量表:”您看,当孩子自主探索时,大脑前额叶激活度明显…”
第三步:建立”小步递进”契约
参照上海市特级园长温剑青的”3×3沟通法”:
✔️3天观察期:允许家长在特定时段远程监控
✔️3次挑战任务:从”自己背书包”到”帮助同伴”
✔️3方见证:孩子/老师/家长共同签署成长协议
🎯关键话术模板:
“我们完全理解您的担忧,就像XX专家说的…所以我们建议…这样既能…又不影响…”
我现在正带着老师们实践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占兰研究员提出的”保护性放手”策略,效果特别显著。您具体遇到哪种类型的过度保护?我很乐意分享对应的话术锦囊~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