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在混龄教育这个越来越受重视的领域,如何开展跨年龄文学创作确实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困惑。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研究者,我想分享几个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策略。(拿出小本本准备记重点哦~)
🌟 混龄创作黄金法则 🌟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爱华教授常说:”混龄不是简单的年龄叠加,而是教育能量的乘积效应。”在文学创作中,我们要特别注意:
1️⃣【梯度支架法】
参考蒙台梭利的”混龄教学三阶段”:
- 示范期(大班带动):让大孩子先创作故事”种子”
- 合作期(大小协作):如5岁孩子编主线,3岁孩子添插画
- 自主期(反向激励):小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常能激发大孩子新思路
2️⃣【主题分级设计】
像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做法就很有创意:
🐻 低龄组(3-4岁):”我的神奇朋友”词语接龙
🎨 中龄组(4-5岁):”如果我会飞”图文日记
✍️ 大龄组(5-6岁):”时光胶囊”书信创作
3️⃣ 互动工具推荐
最近我和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发的”故事魔方”特别受欢迎:
- 六个面分别是:角色/场景/道具/情绪/动作/惊喜元素
- 大孩子负责文字描述,小孩子转动魔方决定故事走向
💡 真实案例分享 💡
上周在杭州某幼儿园观察到超棒的混龄创作:
1)用”故事接龙毯”(各色布条代表不同情节)
2)大班生写关键词,小班生贴对应的绘本图片
3)最后组合成会”生长”的立体故事书
记住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金句:”混龄创作不是要让幼儿写出完美作品,而是创造思维碰撞的磁场。”建议可以试试每月举办”跨龄故事大会”,用录音、绘画、戏剧等多种形式呈现作品。
大家有没有尝试过类似的活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混龄教学妙招~(比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