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EM项目复盘四步法:让3-6岁孩子也能成为”小小科学家”!🌟
在STEM教育中,项目复盘就像给孩子一面”思维放大镜”。美国HighScope教育研究中心曾提出:”幼儿的深度学习就藏在他们重复摆弄材料的过程中。”那么如何让复盘既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又能达成STEM目标呢?
👉 第一步:可视化回忆——搭一座”记忆积木塔”
• 用”照片墙+实物陈列”建立具象链接(如:展示搭建斜坡时的失败作品)
• 借鉴瑞吉欧的”儿童会议”形式:”说说你最喜欢的工具像什么?”(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显示,87%的幼儿通过视觉提示能回忆更多细节)
👉 第二步:游戏化反思——变身”问题小侦探”
• 设计”发现望远镜”道具:”用这个纸筒看看哪里还可以改进?”
• 参考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建议:把复盘问题变成选择题:”我们的水管漏水是因为(A)接口没拧紧(B)魔法小精灵捣乱?”
👉 第三步:渐进式总结——制作”成长密码卡”
• 使用”3色便利贴法则”:绿色”我的发现”+黄色”同伴妙招”+红色”下次想试”
• 像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老师倡导的那样:用孩子能懂的比喻:”这次就像小蚂蚁搬家,下次我们要当蜘蛛侠搭网!”
👉 第四步:生成性延伸——开张”创意储蓄所”
• 建立”问题存钱罐”:把未解决的挑战画成”悬赏令”
• 美国STEM教育专家Ann Gadzikowski建议:”把复盘变成预告片——你们猜下次遇到大风,我们的风筝会怎么飞更高?”
💡 特别提示: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有效的幼儿STEM复盘需包含:
- 具象操作(实物触摸率>60%)
- 社会建构(小组交流时长占40%)
- 正向反馈(每5分钟出现1次具体表扬)
试试用”复盘彩虹图”:让孩子把不同颜色的毛线粘到对应的成果维度上(红色=最得意部分/蓝色=最大挑战),你会发现,连小班孩子都能说出”我们的纸桥喜欢中间胖两边瘦”这样的专业洞察!
🎯 记住:好的复盘不是终点,而是下个STEM探险的藏宝图!你们班最近做过哪些有趣的STEM项目?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孩子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