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这个问题让我想起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常说的:”教学风格是教师专业成长的DNA图谱”。今天我想用”三棱镜模型”来解构这个议题,希望能给各位幼教同仁一些启发。

🌱 第一棱面:理论积淀的”光谱分析”
建议老师们建立自己的”理论百宝箱”:

  1. 每月精读1本理论专著(比如华爱华的《幼儿游戏理论》)
  2. 制作”观点便签”记录灵感(我习惯用不同颜色区分蒙台梭利/瑞吉欧/高瞻等流派)
  3. 参加像李季湄教授这样的大家工作坊时,重点观察其理论落地的方式

🎨 第二棱面:实践淬炼的”调色盘法则”
我在指导深圳实验幼儿园时发现,优秀教师都有独特的”教学调色盘”:

  • 主色调:2-3个拿手领域(如绘本戏剧化教学/自然探究课程)
  • 对比色:1-2个创新尝试(比如把STEAM理念融入传统区角)
  • 建议每周保留1个”教学实验日”,记录《教学风格发展日志》

👥 第三棱面:反思萃取的”镜像原理”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反思要像照镜子,既要看见自己,也要映照儿童。”建议:

  1. 采用”3×3视频分析法”:每周选取3个5分钟教学片段,从幼儿反应/师幼互动/目标达成3个维度分析
  2. 组建”风格成长协作组”(我带的组员会互赠”风格特征词”盲盒)
  3. 每学期制作1份《我的教学风格心电图》,用可视化图表追踪演变

✨ 特别提醒:警惕这三个”风格陷阱”

  1. 盲目追求独特性而忽视适宜性(某园曾因过度创新导致幼儿焦虑)
  2. 过早固化风格(就像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说的:”好风格要有橡皮筋的弹性”)
  3. 忽视儿童反馈这个最重要的风格调节器

建议老师们尝试我的”风格成长四部曲”:

  1. 仿格期(入职1-3年):像杭州西湖区幼教新秀王老师那样建立”名师教学行为库”
  2. 破格期(3-5年):参考成都十六幼儿园的”教学变形记”课题
  3. 立格期(5-8年):像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那样开展”教学风格博览会”
  4. 风格期(8年以上):形成如南京鼓楼幼儿园张慧老师那样的鲜明教育主张

最后分享我的观察:真正的好风格就像孩子的涂鸦,既有个人印记,又永远保留修改的空间。期待每位老师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美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教师专业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形成个人教学风格?​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