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过程性成长档案呈现幼儿角色扮演的深度塑造
作为幼教工作者,我非常理解您对记录和呈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深度学习的关注。以下是专业的建议和方法:
一、角色深度塑造的观察维度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角色游戏的深度主要体现在”角色认知-角色行为-角色反思”三个递进层次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观察记录:
- 角色理解的深度(是否理解角色特征和社会关系)
- 情节发展的复杂度(故事线是否丰富有逻辑)
- 语言表达的适切性(角色语言是否符合身份)
- 问题解决的创造性(如何应对游戏中的冲突和挑战)
- 社会互动的质量(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方式)
二、档案记录的具体方法
1. 三级进阶式记录法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提出的”三级记录法”非常适合角色游戏:
- 一级记录:照片/视频+简单描述
示例:拍摄幼儿扮演医生使用听诊器的照片,标注”能正确使用医疗工具” -
二级记录:对话实录+行为分析
示例:【情境】"小医院"游戏中患儿说"疼" 【幼儿行为】"医生"边检查边说:"让我看看...你需要打针,但是我会轻轻的。" 【分析】体现了共情能力和专业术语使用
- 三级记录:连续观察的对比分析
示例:对比一个月前后扮演”妈妈”时的语言复杂度变化
2. 角色游戏发展检核表
借鉴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游戏观察量表”,可设计专项检核表:
观察指标 | 初期表现 | 发展中表现 | 熟练表现 |
---|---|---|---|
角色坚持性 | 频繁更换角色 | 能维持10分钟以上 | 持续整个游戏时段 |
语言表征 | 简单模仿性语言 | 符合角色的特色语言 | 能创造新台词 |
道具使用 | 依赖真实物品 | 能用替代物 | 能创造新道具 |
三、创新呈现方式
1. “角色进化树”可视化图表
用树状图展示一个角色的发展轨迹:
警察角色发展:
├─ 基础阶段:穿戴制服,简单巡逻
├─ 发展阶段:处理"小偷",使用对讲机
└─ 高级阶段:制定巡逻计划,分配警员任务
2. 游戏故事书
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方法,制作:
- 角色简历(如:”这是我的消防员角色档案”)
- 关键事件簿(记录转折性游戏时刻)
- 未来可能性(幼儿自己对角色发展的设想)
3. 数字化呈现
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建议:
- 制作角色游戏微视频合辑
- 二维码链接游戏片段
- 语音记录幼儿的角色独白
四、教师支持策略记录
华南师范大学杨宁教授强调,档案中应包含教师的鹰架支持:
- 提供的材料清单及使用情况
- 介入时机与方式记录
- 提出的开放性问题和幼儿回应
五、家长参与板块
设计:
- “家庭角色剧场”延伸活动记录
- 家长观察笔记(家庭中的角色扮演)
- 亲子对话实录(关于游戏角色的讨论)
建议每月进行一次角色游戏专题档案整理,采用”作品取样系统”思路,重点关注幼儿的成长过程而非结果。通过这样的档案记录,不仅能展现角色深度塑造的过程,更能为教师提供改进游戏的依据。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