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有现实意义了!作为每天和家长打交道的幼师,我特别理解家长的困扰。来,咱们用点”教育新配方”帮助家长升级育儿方式~(拿出小本本记重点啦✨)
🌟【破冰妙招:让家长先”玩起来”】
上周我在园里做了个超有趣的”反向家长会”:让家长分组用积木搭”理想中的孩子”,结果有位爸爸搭出了会自己整理玩具的”机器人孩子”(笑)。这正是绝佳的教育契机!我们趁机导入了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游戏式育儿”理念——家长要先成为会玩的”大孩子”,才能读懂”小孩子”。
🎯【三步启发法】
1️⃣ 示范性启发 → 亮出你的”教学绝活”
• 把区角活动搬到线上:拍短视频展示”如何用旧袜子做手偶讲故事”(附材料清单)
• 引用李跃儿芭学园的经典案例:”与其说’快点收玩具’,不如说’小汽车要回家找妈妈啦'”
2️⃣ 脚手架式支持 → 给家长”拐杖”
• 制作《育儿灵感便利贴》:
“试试把刷牙变成『牙齿小火车钻山洞』游戏”
“超市购物可以玩『颜色寻宝』(找出3种绿色蔬菜)”
• 推荐台湾幼教专家吴幸玲开发的”亲子互动扑克牌”(54个随机育儿游戏)
3️⃣ 沉浸式体验 → 创设”顿悟时刻”
• 开展”家长孩童日”:让家长蒙眼爬攀爬架,体验孩子恐惧感
• 播放《他乡的童年》纪录片片段(日本幼儿园赤足教育篇),引发教育方式反思
💡【创新工具箱】
• 给家长发”空白奖状”:鼓励创作专属表扬方式(比如画个会跳舞的太阳)
• 设计”问题漂流瓶”:家长匿名投递育儿难题,其他家长支妙招
• 制作”成长盲盒”:每月随机发放一个亲子任务(”今晚7点全家倒着说话”)
记得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王翔园长说过:”教育创新不是发明新东西,而是重新发现那些被遗忘的育儿本能。”当我们帮助家长找回童心和创意,教育方法自然就会”活”起来!
下次家长会不妨试试这些方法,保证让家长惊呼:”原来还能这样!”(眨眼)大家有什么实践中的好点子?评论区接力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