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心园小六班课程故事
01
课程缘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幼儿年龄越小,体内所需水分比例就越高,及时补水对幼儿身体发育非常重要。喝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又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在幼儿园,每天要喝多少水?怎么喝水?为什么要喝水?这些问题看似平常,对孩子们来说却也至关重要。
幼儿层面
孩子们,户外活动结束回去每个小朋友都要喝一大杯水哦!
老师,我不渴,不想喝水。
老师,我不喜欢喝水。
家长层面
幼儿入园后,家长们有很多的担忧和嘱托。
老师,我们家宝贝有点咳嗽,嗓子不太舒服,麻烦给我们他多喝点水。
老师,最近孩子有点鼻塞,麻烦多给他喝点水。
老师,在幼儿园孩子是不是喝不上水呀?回家后总要水喝。
老师……
经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孩子们已经建立起对班级的归属感和安全感,但在喝水环节总是出现一些情况,比如有的孩子谎称已经喝完水、有的孩子不愿意去喝水、有的孩子只装了一点点水,为了培养幼儿养成自主饮水的意识,我们决定开展一场关于喝水的探索之旅……
02
喝水大探索
“白开水VS饮料”
确保身体得到充足的水分非常重要,而饮料作为水的另一种存在形式,是否能够有效地起到补水作用呢?这成了孩子们间热烈讨论的话题。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家的看法,他们决定发起一场关于饮用水与各种饮料补水效果的投票活动…
经过孩子们的投票,喜欢喝白开水的有14人,喜欢喝饮料的有16人。显然,更多的孩子倾向于喝饮料。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忽略白开水的重要性。
“喝水的植物”
我们与孩子们一同进行了一个名为“观察黄豆”的小实验,给黄豆提供充足的水分,目的是让孩子们亲自观察黄豆能否顺利发芽。
第一天
我们给小黄豆细心地浇了水,满心期待它们能迅速发芽。
第三天
哇塞!小黄豆已经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看起来生机勃勃。
第六天
看呐!经过持续的浇水,黄豆们几乎完全转变为了豆芽的模样,生长速度惊人。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孩子们直观地看到了水分对黄豆生长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了喝水的黄豆在发芽和长高方面的显著变化。
03
喝水知多少
为什么要喝水?
因为我们口渴了就要喝水。
我们玩累了要喝水。
通过阅读绘本《咕咚咕咚喝水啦》及集体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了解到水对我们的身体非常重要,多喝水对身体有很多的好处。
什么时候要喝水?
早操结束要喝水。
口渴了要喝水。
起床后要喝水。
经过大家的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喝水可以随时喝,在起床后、运动后都可以喝。
教师思考与支持策略: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绘本故事,让孩子们对喝水的重要性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让孩子们了解喝水的好处,以及自己喝水的需求,让孩子们主动喝水,喜欢喝水。小班孩子具有直观形象思维,只有生动、具体的事物才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在本阶段中,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实验等方法,发现了“水”对于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喝水喝多少
那我们每天要喝多少水呢?老师带来了一个有刻度的水壶,告诉我们这是我们每天都要喝足的水量。我们一起做了个有趣的小实验,往幼儿园喝水的小杯子里倒半杯水、1杯、2杯、3杯、4杯、5杯、6杯,原来我们每天大约要喝6杯以上的水量比较合适哦。
每次接水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要适量。
水太多会溢出来
水太少不够喝
这样刚刚好!
喝水“状况百出”
随着孩子们能够积极的去喝水。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发生拥挤
水会洒到地上
水洒到衣服上
杯子拿不稳掉在地上
解决1:发生拥挤怎么办?
解决2:怎么才能不洒水?
水杯怎么拿才会稳稳的?不会打湿衣服,不会洒在地上呢?
1.两只手要拿稳,小手指穿洞洞,还要扶着杯子肚。
2.拿水杯的时候慢慢走,保持平稳。
3.少装点水,喝水时慢慢喝。
03
咕咚补水站
喝水,这一看似简单的行为,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学问。孩子们往往在口渴时才想起喝水,然而,当身体发出口渴的信号时,已经处于慢性缺水的状态。为了准确记录孩子们一天的饮水量,我们特别设计了“咕咚补水站”。每当孩子们喝完水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饮水量,拿取相应数量的卡片,并将其放置在自己的位置上,以此来记录自己一天内喝水的杯数。
教师思考与支持策略:
“喝水站”让环境和幼儿的喝水活动联系起来,让幼儿成为了环境的主人。通过“喝水站”打卡,喝水小明星的评比等活动,大大提高了幼儿喝水的主动性,提升了幼儿自我服务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在本次活动案例中,从最初发现幼儿不爱喝水,到通过一系列活动激发幼儿喝水的兴趣,再到解决喝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在饮水习惯养成上的成长与进步。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相信经过游戏化的坚持,我们班的孩子一定能“水到渠成”,逐渐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END
编辑:高杰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历城区机关第二幼儿园润心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