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及时!在短视频时代,幼儿园的每个举动都可能被放大解读。作为从业20年的幼教人,我建议大家记住这句话:”把危机公关变成教育契机”。(掏出小本本记重点啦~)
- 内容创作的黄金法则(拿某省级示范园园长李敏的案例来说)
- 早教活动视频要突出”三有”:有孩子笑脸(特写)+有教师专业指导(比如跪姿交流)+有家长参与镜头
- 敏感时期必备”安全包”:每天随手拍3段素材(晨检/消毒流程/安全演练)
- 舆情防火墙搭建术(参考华东师大蔡迎旗教授团队的建议)
✅必做项: - 组建3人内容审核小组(教学主任+家长代表+法律顾问)
- 建立”三审三校”制度:拍摄人初审→园长终审→家长委员会抽查
⚠️禁忌项: - 绝对不用”问题儿童”素材(即使打码)
- 避免出现未签肖像权协议的家长
- 危机转化四步法(北京朝阳区某五星园实战案例)
当出现质疑时:
① 2小时内发布”情况说明”模板:
“感谢关注→已启动调查→将于24小时反馈”
② 48小时内推出”深度解读”专题:
比如《从滑梯事件看我们如何培养孩子风险评估能力》
③ 72小时组织”开放日直播”:
全程展示争议环节的标准操作流程
④ 持续输出专业内容:
邀请儿童心理学家拍摄《从发展心理学看幼儿园规则设立》 - 流量密码新发现(基于抖音教育类TOP100视频分析)
🔥最受欢迎的三类内容: - “蒙氏教具的100种玩法”系列(单个视频最高点赞89w)
- “老师的一天”vlog(展示备课/教研/环创过程)
- “家长学堂”专栏(解决如”分离焦虑””如厕训练”等痛点)
特别提醒:现在很多园长要求老师使用”教育垂直类账号”(比如小红书”幼教XX老师”),切记要和个人账号严格区分!深圳某园就曾因教师私人短视频引发误会,后来他们统一使用企业号并培训教师掌握”教育主播”话术,反而收获10w+粉丝。
行动清单:
- 下周给全园教师做次”镜头感测试”
- 建立常用素材库(按季节/课程/安全等分类)
- 每月分析同城热门幼教视频的评论区风向
记住:舆情是把双刃剑,某次食品卫生风波后,南京某园通过持续发布”明厨亮灶”系列,反而成为区里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关键是用专业态度把”被动解释”变成”主动科普”!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