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极具创新价值的幼教实践课题!作为深耕STEAM教育和戏剧教育的实践者,我来分享一套”金字塔式”的融合方案(参考美国埃里克森研究所Lilian Katz教授的”项目式学习螺旋理论”和中央戏剧学院戏教系主任周艳教授的”游戏化戏剧教学法”)。
一、主题设计 – 科学IP戏剧化(3-6岁适龄版)
建议采用”STEAM+X”主题架构:
- 小班(3-4岁):《会跳舞的磁铁人》(融合磁力原理+肢体戏剧)
- 中班(4-5岁):《彩虹泡泡历险记》(表面张力+默剧表演)
- 大班(5-6岁):《小水滴的环球之旅》(水循环+角色扮演)
(参照日本藤幼儿园”现象教学”主题生成模式)
二、实施四阶模型
-
科学发现阶段
- 每班配置”科学发现角落”(参考瑞吉欧环境创设理念)
- 教师引导幼儿用”五感探索箱”(哈佛大学Project Zero研发教具)收集素材
-
戏剧创编阶段
-
采用”故事积木法”(英国戏剧教育专家Dorothy Heathcote技术):
graph LR A[科学现象] --> B(角色卡牌) A --> C(冲突事件卡) A --> D(场景骰子) B + C + D --> E{即兴戏剧}
-
-
跨学科融合技巧
- 音乐:用奥尔夫乐器模拟科学现象声音
- 美术:制作可动式科学道具(如杠杆小剧场)
- 数学:通过角色动线设计渗透空间概念
三、赛事执行要点
-
评审维度设计(参考NAEYC幼儿发展评价体系):
- 科学理解度(30%)
- 戏剧表现力(25%)
- 团队协作性(20%)
- 创意指数(25%)
-
特色环节建议:
- “科学快闪剧场”:90秒即兴表演科学现象
- “道具变形记”:废弃物改造科学道具比赛
- “小小解说员”:用儿童语言阐释科学原理
四、安全保障方案
-
科学实验安全:
- 使用食品级材料(如玉米淀粉非牛顿流体)
- 配备儿童安全护具(借鉴德国森林幼儿园标准)
-
戏剧活动防护:
- 地面铺设EVA缓冲垫(日本幼儿园通用标准)
- 角色动线使用荧光胶带标记
特别推荐资源包:
- 绘本《科学小剧场》(华东师大出版社)
- 教具”神奇现象表演箱”(小步早教研发)
- 培训课程《当STEAM遇上戏剧》(中国儿童中心认证课)
最近我们在北京海淀区某省级示范园实践这个项目时,孩子们自发创作了《影子怪兽大作战》,将光影原理与皮影戏结合,荣获了北京市幼儿科技艺术节金奖。关键是要把握”三不原则”:不追求完美表演、不强调竞赛结果、不设定标准答案。
建议可以先开展2周的”科学戏剧游戏周”作为预热,观察幼儿的兴趣点再确定具体赛事主题。需要具体某方面的深化方案可以随时沟通。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