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龄教育的魔法时刻:大孩带小孩玩转科学】——幼教专家实战指南
下面结合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的”鹰架理论”和意大利瑞吉欧的方案教学法,给您四步落地的混龄科学活动设计法,附真实案例拆解👇
🔬 阶梯式引导策略(3-6岁混龄班实操版)
-
概念拆解可视化
- ✨ 工具:使用”科学概念拆分轮盘”(北京三义里幼儿园原创)
- 案例:理解”浮力”时,让大班孩子用乐高搭建不同船体,带着小班幼儿测试哪种船载物多。北京丰台一幼王春苗老师发现,大孩子解释时会自发使用”轻的””水的力量”等具象词汇。
-
混龄科学日记本
- 📖 每对大小孩共用记录本,采用”大孩画原理简图+小孩贴感受贴纸”的方式。深圳南山幼儿园的跟踪研究显示,这种记录方式使概念留存率提升40%。
-
角色反转挑战
- 🎭 每月开展”小老师日”:让大孩子用废旧材料制作科学教具。上海荷花池幼儿园曾出现5岁幼儿用矿泉水瓶制作”龙卷风演示器”指导3岁同伴的精彩案例。
🧩 教师介入的黄金时机(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数据)
• 当大孩子出现超过30秒解释卡顿时 → 提供”提问锦囊”(如”我们试试用积木来解释好吗?”)
• 当小孩子持续眼神游离时 → 建议转换体验方式(改解说为动手操作)
• 出现认知冲突时 → 引入”科学家长者”角色(邀请小学科学教师参与讨论)
🌱 混龄科学区角创设建议(参照南京鼓楼幼儿园混龄课程)
- 材料分层:同一实验提供3种难度工具包(如磁铁游戏分基础配对/中级分类/高级探究)
- 提示卡设计:采用”大手掌(大孩任务)&小手掌(小孩任务)”图标系统
- 成果展示墙:留出”哥哥姐姐教我学”专栏,用照片+儿童语录呈现学习过程
🎯 效果评估TIP:录制混龄互动视频进行”话语分析”,重点关注:
• 大孩是否出现”认知降维输出”(如把”重力”说成”东西往下掉的力量”)
• 小孩能否用行动复现概念(如自己调整斜面角度让球滚得更远)
• 非语言互动占比(理想值为40%的肢体指导+30%的联合操作)
这种混龄科学启蒙方式,既培养了年长幼儿的元认知能力,又通过社会建构促进了年幼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突破。正如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所说:”混龄教育中最动人的,是大孩子把抽象概念转化为儿童语系的创造性过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