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教育实践者,我特别想和各位老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去年在南京某示范园,有个5岁小朋友用乐高搭建”会飞的房子”,他的班主任李老师没有简单夸赞了事,而是抓住这个教育契机,引发了一场精彩的”创新思维培养课”。
以下是经过我们团队反复验证的”创新思维培养五步法”,建议收藏备用:
一、营造”心理安全区”(关键基础)
-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提出的”三不原则”:不轻易否定、不随便比较、不急于纠正
- 实践建议:在美工区设置”疯狂创意角”,陈列《不一样的卡梅拉》等绘本,用郑州实验幼儿园徐园长的”彩虹评价法”:”哇,这个想法像彩虹一样特别!”
二、提问的艺术(核心技巧)
- 借鉴美国高瞻课程中的”开放式提问金字塔”:
• 替代型:”除了用蜡笔,还能用什么画出蓝天?”
• 假设型:”如果长颈鹿想喝咖啡会怎样?”
• 联想型:”你的作品让我想到会跳舞的向日葵,你呢?”
三、非常规材料刺激(物质准备)
- 推荐深圳名师匡欣的”百宝箱”策略:定期投放
√ 自然物(松果、鹅卵石)
√ 生活废品(纸筒、纽扣)
√ 特殊工具(放大镜、滴管) - 案例:上海乌南幼儿园用快递箱开展的”变形记”项目,孩子们创造了32种玩法
四、思维可视化工具(方法支持)
- 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推荐的”气泡图”:中心词发散
- 香港耀中幼教学院改良的”3T思考帽”:
• 黄帽子:有什么好玩的?
• 绿帽子:还能怎么变?
• 蓝帽子:哪个想法最奇妙?
五、延时评价策略(评价改革)
-
采用浙江特级教师王芳的”创意成长档案”:
- 记录原始创意(周一)
- 标注演变过程(周三)
- 师生共同评注(周五)
特别提醒:最近我们在跟踪研究瑞典”森林学校”的创新教育模式,发现每天2小时的户外自主游戏时间,能使幼儿创新思维指标提升47%。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把数学活动搬到沙池,将语言活动融入树屋游戏。
记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虞永平教授的话:”创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幼儿在支持性环境中自然生长的。”期待各位老师都能成为点燃孩子思维火花的那根”魔法火柴”!
(思考题:下周可以在建构区投放什么非常规材料?试着用”假如…就会…”的句式设计三个提问。)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