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项目策划四步引导法】让3-6岁萌娃变身”小小项目CEO”🌟
作为深耕PBL教学10年的幼教人,我发现幼儿项目策划就像”搭乐高”——需要老师提供”图纸支架”,又要有自由创造空间。分享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发的「幼儿PBL四阶引导法」,附超实用案例👇
🔍 阶段一:问题捕捉器——把”老师想做的”变成”孩子想探的”
• 妙用”童言童语墙”:将幼儿日常提问可视化(如”蜗牛有牙齿吗?””树叶为什么会跳舞?”)
• 案例: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用”问题扭蛋机”,孩子们投票选出最想探索的”彩虹扭蛋”项目
🗺 阶段二:计划可视化——给抽象想法装上”小车轮”
• 工具推荐:
✅ 图画式KWL表(已知/想知/学到的,用贴纸或涂鸦记录)
✅ “材料寻宝篮”(孩子自主收集相关物品,建立项目连接感)
✅ 台湾幼教专家周育如推荐的”计划三格画”:①我想做 ②我需要 ③我的步骤
👥 阶段三:角色扮演家——让每个孩子找到”项目合伙人”身份
• 参考深圳南山区机关幼儿园的”职业徽章”系统:
- 观察员(戴望远镜徽章)
- 记录员(持小相机挂牌)
- 材料管理员(别工具腰包)
• 哈佛教育学院Project Zero研究显示:角色化分工使幼儿参与度提升40%
🔄 阶段四:动态调整师——用”迷你里程碑”保持项目活力
• 每周开展”项目茶话会”(5分钟圆圈时间+童趣量表自评)
• 杭州西湖区幼教教研员沈颖洁建议:用”红绿灯反馈卡”
🟢继续 🟡调整 🔴停止
💡 黄金TIP:日本藤幼儿园园长加藤积一提出”3F原则”——
Fun(好玩):策划过程要有游戏化设计
Flexible(灵活):允许计划”长胖”或”瘦身”
Follow(跟随):教师要做”带着指南针的追随者”
📌 避坑指南:警惕”三过现象”!
➤ 过度干预(教师话语权>50%)
➤ 过快推进(单项目周期<2周)
➤ 过重成果(展示>过程体验)
最近带大班做的”昆虫酒店”项目,孩子们自己画设计图、争论材料选择、甚至谈判分工(”你当建筑师我就当采购员!”),最后诞生了带”泳池”和”餐厅”的七星瓢虫豪宅——你看,当我们给策划权,孩子永远超乎想象!
正在做PBL的你,遇到哪些策划阶段的趣事或挑战?欢迎在评论区与我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