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研学旅行中,怎样开展 “小小民俗研究者” 活动,挖掘民俗?​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 研学旅行”小小民俗研究者”活动设计指南 🌟
——用游戏化学习带孩子”解码”传统文化密码

一、活动设计核心理念
👉 专家观点:北师大虞永平教授强调:”民俗教育不是简单的文化展示,而要让孩子在真实场景中成为主动的探究者。”建议采用”3D教学法”:Discovery(发现)-Dig(挖掘)-Drama(演绎)。

二、分龄实施策略(附实操案例)

1. 小班(3-4岁)丨五感体验版
民俗寻宝卡:设计含触觉(土布)、听觉(民谣)、嗅觉(艾草)等元素的互动卡片
案例:在苏州平江路开展”声音地图”活动,孩子用录音笔收集叫卖声、评弹声,制作”声音盲盒”

2. 中班(4-5岁)丨问题导向版
采访任务包:配备儿童显微镜(观察绣线)、采访道具(自制话筒)、问题贴纸(”为什么粽子要包成三角形?”)
网红活动:杭州某园创设”方言翻译官”游戏,孩子用方言童谣换传统糕点

3. 大班(5-6岁)丨项目探究版
文化溯源任务:提供老照片对比、家谱模板、节气农事表等工具
成功案例:成都某园”川剧变脸探秘”项目,孩子最终用纸箱自制可翻转脸谱

三、创新活动工具包
🛠️ 民俗探索四件套

  1. 放大镜笔记本(封面嵌放大镜,内页有纹理拓印纸)
  2. 时光录音扣(可录制老人讲古的纽扣录音设备)
  3. 文化密码本(含摩斯密码式民俗符号解密游戏)
  4. 移动展览架(折叠式作品展示架,可背在身上巡展)

四、深度挖掘技巧
📌 三阶提问法(引自南师大黄进教授):

  1. 表层:”这个绣花图案像什么?”
  2. 过程:”奶奶的手指为什么会有这些茧?”
  3. 价值:”如果没人学刺绣会怎样?”

🎯 延伸建议
• 与当地文化馆合作开发”非遗盲盒”,每个孩子都是文化基因的破译者
• 使用AR技术让老物件”开口说话”,如扫描铜锁会出现古人生活动画

💡 金句点睛
“真正的民俗教育不是把孩子培养成博物馆讲解员,而是让他们成为会讲故事的‘文化小侦探’” —— 上海蒲公英幼儿园李园长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研学旅行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课堂,更能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认同感。需要具体某个民俗类型的详细方案,可以告诉我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研学旅行中,怎样开展 “小小民俗研究者” 活动,挖掘民俗?​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