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我看到”挫折教育×亲子运动会”这个组合就特别兴奋——这简直就是把教育的”痛点”和活动的”爆点”完美结合的典范!(双手比赞)
【现象直击】先分享一个真实案例:上个月观摩北京海淀某示范园的”丛林探险运动会”,3岁的小宝在”轮胎攀爬”环节连续失败3次后,突然躺地上大哭。而妈妈的处理堪称教科书级别:”妈妈看到你小手都在发抖还在坚持,要不要试试把左脚先踩这里?”——这就是我们要的”运动式挫折教育”啊!
【专家支招】结合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三阶挫折应对法”,我设计了这样一套活动方案:
🌟 初级关卡:”摇摇桥挑战”(3-4岁)
- 设计要点:设置高低交错的泡沫桥,故意让桥面轻微晃动
- 教育契机:当孩子摇晃时,引导家长说:”像小企鹅这样张开手臂!”
- 专家建议:参照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提出的”脚手架理论”,家长要用肢体语言替代语言指令
🏅 终极挑战:”快递员闯关赛”(5-6岁)
- 创新设计:设置需要反复尝试的”包裹投递”环节(不同高度的投放口)
- 关键动作:要求家长在子女失败时做出夸张的”跌倒又爬起”示范
- 心理学依据: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提出的”行为模仿学习效应”
【网红创意】今年最火的”鱿鱼游戏”也可以健康改编:
- “123木头人”升级版:设置会突然喷出泡泡的”干扰装置”
- “糖饼挑战”改良版:用安全黏土制作可重复尝试的图案模具
【家长指导TIP】给老师们培训时重点强调:
✅ 避免说的三句话:
“这有什么好哭的!”(否定情绪)
“你看别人都会!”(横向比较)
“妈妈帮你做!”(剥夺机会)
✅ 应该说的三句话:
“你刚才坚持了10秒,破纪录啦!”(具体肯定)
“爸爸小时候也摔过更惨的”(情感共鸣)
“下次我们可以试试…”(建设性引导)
【特别提醒】根据广州大学叶平枝教授的研究,活动后24小时内要进行”挫折复盘”:
- 发放”勇气勋章”贴纸(即时强化)
- 请孩子用绘画记录”最难时刻”(情绪宣泄)
- 制作”闯关攻略”小书(经验固化)
最后分享个暖心的数据:上海实验幼儿园跟踪显示,经过3次此类活动,83%的家长反馈孩子早晨入园抗拒行为明显减少。就像著名园长李季湄说的:”好的挫折教育,是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会皱眉,又在鼓励声中舒展眉头。”
各位老师不妨在下届运动会加入这些元素?记得准备些”失败笑料集锦”视频哦,孩子们看到自己摔倒的滑稽样子反而会更勇敢呢!(眨眼)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