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课程设计控”,我看到这个问题就忍不住要站起来鼓掌——因为这正是我们幼教人最该思考和突破的领域!(ง •̀_•́)ง
🌟【政策风向标】先带大家看几个重磅文件:
1️⃣ 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2022)明确要求:”关注幼儿发展的连续性,注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
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修订版特别新增了”劳动教育”模块
3️⃣ 多地教育局开始推行”幼儿园课程领导力提升工程”
💡【四个创新方向】结合最新政策,分享几个超实用的课程开发思路:
1️⃣ 主题项目式课程(PBL)
👉 典型案例:上海荷花池幼儿园的”小小城市建造师”项目
孩子们用两个月时间研究”如何建造理想社区”,过程中整合了数学测量、艺术设计、语言表达等多领域经验。正如华师大李季湄教授所说:”好的课程应该像一串珍珠,让孩子在真实问题中收获完整经验。”
2️⃣ 在地化课程开发
北京三义里幼儿园把老北京胡同文化融入课程:
- 小班”胡同里的声音”(语言+科学)
- 中班”门墩探秘”(社会+艺术)
- 大班”胡同地图”(数学+工程)
建议看看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最新的《本土文化课程开发指南》
3️⃣ 数字化课程创新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AI小助手”课程值得借鉴:
- 用编程机器人教数学模式
- AR技术还原恐龙时代
- 但切记:每天屏幕时间≤15分钟(参照WHO标准)
4️⃣ 生成性课程建设
南京鹤琴幼儿园的”蚂蚁观察日记”就是典型范例:
教师捕捉幼儿兴趣→提供探究工具→延伸出科学观察、艺术表现、数学统计等系列活动。正如虞永平教授强调:”课程应该是长出来的,不是编出来的。”
🎯【教师行动建议】
- 建立”课程资源库”(按五大领域分类+电子标签)
- 尝试”1+1+N”备课模式(1个基础活动+1个延伸活动+N种调整方案)
- 善用”课程审议四步法”:
✅价值判断→✅目标分析→✅资源评估→✅实施调整
最后送大家一句海淀区学科带头人王立军老师的话:”课程开发不是写方案,而是创造让孩子眼睛发亮的学习旅程!”期待每位老师都能成为”课程魔法师”~✨
(悄悄说:我们正在研发《幼儿园课程开发工具包》,需要的老师可以私信我获取样章哦~)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