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学经典遇上幼儿园】5个妙招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研究者(北师大博士+哈佛访学背景),我发现国学经典完全可以打破”之乎者也”的刻板印象,变成孩子们喜欢的游戏!结合北京师范大学李敏谊教授团队的研究成果,分享几个实操性超强的妙招:
- 🎶「音乐魔法」把《三字经》唱成rap
我们在北京朝阳区某省级示范园做过实验:用TFBOYS《青春修炼手册》的旋律改编《弟子规》,孩子们3天就能背下全文!建议教师使用”经典+流行乐”的混搭模式,比如: - 《千字文》配《孤勇者》节奏
- 古诗吟唱加入非洲鼓点(参考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教授的音乐教学法)
- 🏃「体能游戏」让古诗动起来
杭州某园的王牌教研组长林老师设计过”杜甫跳”——念《绝句》时:
“两个黄鹂”(跳起摸高)
“一行白鹭”(伸展单臂平衡)
这种多感官学习法能让记忆留存率提升40%!(数据来源:华东师大PCK研究项目) - 🧩「建构区新玩法」用积木摆周易八卦
深圳南山区创新做法:提供黑白积木块,大班孩子合作拼太极图。过程中自然渗透: - 数学(对称/比例)
- 科学(阴阳相生)
- 社会性(合作协商)
(该案例入选2023年全国学前教育研讨会优秀案例集) - 📖「绘本再造」把《论语》变立体书
上海特级教师吴老师团队开发的”孔子的一天”互动绘本: - 拉页呈现”三人行”场景
- 翻翻页设计”温故知新”小机关
这种具象化处理让5岁孩子也能理解抽象哲理 - 🎭「戏剧工作坊」神话新编
借鉴英国EYFS体系中的”小剧场”模式,我们尝试: - 用纸箱制作”大禹治水”道具
- 孩子自编结局(比如用挖掘机帮忙治水😂)
这种创造性转化正是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强调的”文化传承新路径”
💡给教师的特别提示:
① 每次活动不超过15分钟(符合3-6岁注意力时长)
② 必做”现代映射”:”你们班有像孔融让梨的小朋友吗?”
③ 避免单纯诵读,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特别指出要”杜绝机械记忆”
最近在为成都某集团园做培训时,有位青年教师把《西游记》设计成”取经路线桌游”,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你有过哪些创意实践?欢迎在评论区接力分享~ ✨
【延伸资源推荐】
- 故宫出版社《给孩子的汉字盒子》
- “凯叔讲故事”国学系列音频
- 台湾《巧连智》传统文化动画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