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园开展儿童权益保护知识讲座与培训活动的专业指导方案
很高兴看到您对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视。儿童权益保护是幼儿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肩负着保护儿童权利和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责任。下面我将从专业角度为您详细解析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儿童权益保护的讲座与培训活动。
一、认识儿童权益保护的重要性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李季湄教授曾指出:”儿童不是’小大人’,他们是独立权利主体,拥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四大基本权利。”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强调的这四项基本权利应该成为我们开展儿童权益保护工作的基础。
具体案例:上海某知名幼儿园曾通过”小小议事会”的形式,让幼儿参与讨论班级规则和活动安排,充分实践了儿童的参与权,这种方式得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高度评价。
二、讲座与培训活动的设计原则
- 适宜性原则: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
- 参与性原则:让幼儿和教师都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而非被动接受者
- 生活化原则:将儿童权益保护教育与日常生活教育相结合
- 趣味性原则:采用游戏、故事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教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入手。”这一理念特别适用于儿童权益保护教育。
三、具体实施方案
(一) 面向教师的专业培训
-
专题理论讲座
- 邀请儿童权利保护专家(如法学专家、儿童心理学教授)进行专业讲解
- 内容涵盖:《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权利公约》等法律法规、儿童虐待的识别与干预、儿童心理健康维护等
-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
- 分析真实案例(隐去敏感信息)
- 设置不同情境让教师分组讨论应对策略
-
教学策略工作坊
- 学习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儿童权益教育
- 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权益保护教育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教师培训不应停留在知识层面,更要培养教师的专业敏感性和实践能力。”
(二) 面向幼儿的教育活动
-
游戏化学习活动
- “我的身体我做主”:通过游戏教会幼儿身体隐私部位的自我保护
- “安全小卫士”:角色扮演游戏学习识别危险情境
-
绘本故事教学
- 精选《不要随便摸我》《我不喜欢你这样对我》等主题绘本
- 通过故事讨论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权利
-
艺术表达活动
- 通过绘画、手工、戏剧等形式表达对权利的理解
- “画出我心中的好大人”等活动帮助幼儿建立信任关系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指出:”游戏是儿童认知世界的基本方式,也是学习自我保护的有效途径。”
(三) 面向家长的宣传教育
-
家长讲座
- “家庭中的儿童权利保护”主题讲座
- 专家指导家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儿童权利
-
亲子活动
- 设计亲子共同参与的权益保护主题活动
- 如”家庭安全约定”制作活动
-
宣传材料发放
- 制作精美的儿童权益保护手册
- 通过幼儿园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关知识
四、活动评估与持续改进
-
过程性评估
- 观察记录活动过程中幼儿和教师的参与度与反应
- 定期收集反馈意见
-
成果性评估
- 通过情景测试评估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程度
- 教师专业能力测评
-
改进机制
- 建立常态化的儿童权益保护培训体系
- 将成功经验纳入幼儿园常规教育活动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侯莉敏教授建议:”儿童权益保护教育应当成为幼儿园的常规工作,而非一次性活动。”
五、注意事项
- 避免造成恐惧:教育方式要温和,避免给幼儿带来心理负担
- 尊重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幼儿的接受能力和文化背景
- 保护隐私:处理敏感话题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隐私
- 多方协作:与家庭、社区、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 教师自我关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避免职业倦怠影响敏感性
儿童权益保护工作需要我们持续投入、长期坚持。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您在幼儿园有效开展相关工作,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尊重、充满爱的成长环境。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