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的乐园: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幼儿踏上”阅读成功之路”
从”翻书”到”悦读”:打造幼儿阅读的黄金起点
很高兴与各位幼教同仁探讨这个重要话题。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所说:”早期阅读是儿童终身学习的奠基石”。我们该如何在幼儿园阶段为孩子铺设这条”阅读成功之路”呢?
一、创设浸润式阅读环境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强调:”环境是第三位老师”。我们要打造一个让书籍”活起来”的空间:
- 图书角设计:采用低矮书架、柔软坐垫、适度照明。每个孩子都能轻松取阅,广州某示范园采用”书袋墙”设计,每个孩子有自己的专属书袋,培养归属感。
- 图书分类:按主题(动物、交通工具等)、类型(绘本、立体书等)分类,贴上形象图标。南京实验幼儿园采用”颜色+图案”双重标识系统,连3岁孩子都能自主归类。
- 阅读延伸区:设置与当前阅读主题相关的手工材料、角色扮演道具。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绘本剧场”让孩子把读过的故事表演出来,理解更深入。
二、多元互动式阅读策略
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提出:”幼儿阅读不是单向接受,而是多感官参与的互动过程”。我们可以:
-
对话式阅读(DRTA法):
- 阅读前:”猜猜这本书讲什么?”激活先备知识
- 阅读中:”如果是你,会怎么做?”促进深度思考
- 阅读后:”我们把这个故事画出来吧”强化理解
-
多模态阅读体验:
- 触觉:触摸书、布书、立体书
- 听觉:配套音频、自编儿歌
- 动觉:用身体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杭州某幼儿园的”全身阅读”活动,孩子用肢体语言复述《好饿的毛毛虫》,效果显著。
- 家庭阅读联盟:
设计”21天亲子阅读打卡”,提供家庭阅读指南。深圳某园所统计显示,参与家庭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提高37%。
三、基于发展的阅读指导
美国早期阅读专家雪莉·雷德(Shari Red)提出”阅读发展阶段论”,我们要因龄施教:
小班(2-3岁):
- 重点:书籍探索、画面观察
- 活动:”找一找”游戏(”小熊在哪里?”)、拟声词模仿
中班(3-4岁):
- 重点:情节理解、简单复述
- 活动:分角色朗读、故事排序卡
大班(4-6岁):
- 重点:主题讨论、创意延伸
- 活动:”故事改编”、”假如我是主角”
四、评估与个性化支持
香港教育学院李辉教授强调:”阅读评估应是发展性的,而非筛选性的”。我们可以:
- 观察工具:设计”阅读行为检核表”,记录翻书方式、专注时长、互动质量等。
- 成长档案:收集孩子的”阅读语录”、自制小书等作品。成都某园所的”我的阅读旅程”档案深受家长欢迎。
-
差异化指导:
- 对阅读兴趣低的幼儿:从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入手
- 对阅读能力强的幼儿:提供更复杂的叙事文本
- 对特殊需求幼儿:使用特制图书和交流板
结语:让阅读成为童年的甜蜜记忆
日本绘本大师松居直说:”图画书不是用来学习的,是用来感受快乐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不仅是阅读指导者,更是阅读热情的点燃者。当我们与孩子们一起沉浸在书香中,分享发现的惊喜、情感的共鸣,我们就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终身阅读的种子。
最后送给大家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来自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不是老师做了什么,而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自然成就。”让我们以专业和爱心,为每个孩子铺就这条充满欢笑的阅读之路!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