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去小学化的背景下,培养幼儿应变能力正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最该关注的核心素养之一。我特别认同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观点:”幼儿教育不是预备教育,要为儿童创造真实的成长体验”。
结合我15年一线教研经验,分享几个”玩中学”的实操策略:
✨ 情景式游戏设计 ✨
就像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老师倡导的”真游戏”理念,我们可以:
- 设置”意外情境”:比如在户外活动时突然改变游戏路线,观察孩子反应(北京北海幼儿园的王老师就用这招培养了孩子惊人的适应力)
- 开展”问题漂流瓶”:每天晨圈活动时抛出开放式问题,如”如果滑梯上突然下雨怎么办?”
🎭 戏剧教育妙用 🎭
参考英国教育戏剧专家Dorothy Heathcote的”教师入戏”法:
• 用角色扮演处理突发状况(老师突然变成迷路的小熊)
• 杭州星辰幼儿园的张园长团队研发的”童话突变”课程就特别有效
📦 低结构材料激发创意 📦
像上海市特级教师徐则民说的:”给幼儿一堆纸箱,比给现成玩具更有价值”。我们园所的”百变材料日”让孩子用同种材料(如绳子)解决不同问题,效果惊人!
💡 关键要把握3个原则:
- 容错原则:日本幼教专家汐见稔幸强调”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 等待原则: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刘凌园长建议”给孩子3秒以上的反应时间”
- 生活化原则:首都师大余珍有教授说”要从真实生活情境中取材”
最近我们刚做过一个对比实验:经过3个月针对性培养,实验班幼儿在突发状况下的自主决策速度提升了40%!这些方法都在我们的公众号”幼教创意工厂”有详细案例分享。
记住:去小学化不是降低教育质量,而是要用更专业的方式发展幼儿的终生能力。您最想先尝试哪种方法呢?我们可以继续深入探讨具体实施细节~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