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让我想起上个月参加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时,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特别强调:”新时代的家园共育必须打破’家长观众化’的困局,要让家长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共创者’。”(眼睛发亮)
🌟【三步走行动方案】家长参与科技制作可以这样做:
1️⃣ 预热阶段:制造”科技期待感”
• 发送《家庭科技资源调查表》(附上可爱的emoji图标📱🔭)
• 拍摄教师示范视频(比如用抖音流行的”一镜到底”手法展示纸杯机器人制作)
• 建立微信群”科创智囊团”,每天分享一个家庭小实验(如”彩虹牛奶”实验)
2️⃣ 实施阶段:分层参与模式
💡基础版:带材料包回家完成(适合双职工家庭)
💡进阶版:周末亲子工作坊(设置”爸爸专场””祖辈专场”)
💡高阶版:家庭科创队PK赛(参考”最强大脑”形式)
3️⃣ 升华阶段:打造展示生态
• 举办”家庭专利发布会”(发放自制”专利证书”)
• 制作”科技游园会”短视频合集
• 设置”问题墙”邀请家长担任顾问
📌关键点:
- 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提倡的”3T原则”:Talking(交流)、Thinking(思考)、Together(协作)
- 每次活动后发放”能量反馈卡”(不是普通问卷!)
- 善用家长特长资源(IT爸爸/手工达人妈妈)
记得我们园上次做的”垃圾分类机器人”活动吗?有个程序员爸爸直接开发了简易编程模块,现在都成了我们的保留项目呢!(开心比耶✌️)
需要具体某个环节的详细方案,随时告诉我哦!最近刚好整理了20个超有趣的亲子科技小制作,要不要发你参考看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