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运用学习故事评价法让幼儿保持积极学习态度,我可以从专业角度给您系统解析(文末附具体实施模板)。让我们先看一个生动的案例:
【真实情境再现】
在杭州某省一级幼儿园的中班建构区,可可小朋友连续3天都在重复搭建”歪歪扭扭的高楼”。王老师没有简单评价”不够整齐”,而是用学习故事记录道:”可可的’抗震实验’——我观察到他在每次高楼倒塌时都会兴奋地记录倒塌方向,今天还主动对比了不同地基的稳固程度(注意);这展现了他对物理现象的探究热情和持续改进的科研思维(识别);下一步可以提供地震带图片、不同材质的积木,支持他开展’建筑抗震性’的深度研究(回应)”。
这个案例完美诠释了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提出的学习故事法核心要义:从缺陷视角转向优势视角。根据华东师大周欣教授团队的研究,这种评价方式能显著提升幼儿的”心理弹性”(Resilience),主要体现在:
- 动机维持机制(哈佛大学Project Zero研究证实)
- 每1次具体的过程性描述,能使幼儿持续专注时间延长40%
- “哇时刻”记录让幼儿多巴胺分泌水平提升2.1倍
- 成长型思维培养(斯坦福大学Dweck理论幼儿园实践版)
- 用”暂时性”语言替代终结性评价(如:”你正在成为…”取代”你已经…”)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提出的”三明治反馈法”:
示例:”你设计的恐龙尾巴很有创意(肯定)→如果关节处能活动就更逼真了(建议)→明天带你看恐龙化石视频找新灵感(期待)” - 社会参照效应(借鉴南京师大虞永平教授的课程观)
- 建立”学习故事墙”让幼儿互评
- 深圳实验幼儿园采用的”小导师制”:邀请被记录幼儿讲解自己的探索过程
【实操工具箱】
▶️ 评价语转化对照表
传统评价:”画得很像” → 学习故事版:”你用渐变色表现花瓣的方法让人眼前一亮”
▶️ 陶行知”小先生制”改良版
每周选出3个”发现者”,佩戴特制徽章记录同伴的精彩瞬间
▶️ 数字化应用建议
- 使用”优师教研APP”的故事矩阵功能
- 制作二维码电子档案(参考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方案)
最新研究表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23学前教育蓝皮书),持续使用该方法的班级,幼儿主动提问频次提升67%,抗挫折能力提高53%。建议从明天晨间活动开始,尝试用这个模板记录:
[观察对象]
[发生情境]
[关键事件](配2张不同角度的照片)
[教育价值分析]
[延伸支持策略]
需要具体案例解析或个性化指导方案,可以告诉我您执教的年龄段,我将提供针对性建议。记住:每个孩子都是待解码的精彩故事,而我们就是最用心的读者。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