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在托幼一体化中发挥教育优势的五大路径
作为一名深耕幼教领域多年的专家,我经常听到像您这样的优秀幼儿教师提出的专业问题。托幼一体化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国际幼教专家如意大利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创始人洛里斯·马拉古齐(Loris Malaguzzi)所倡导的连续性教育理念的实践。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幼儿教师如何发挥自身专业优势?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发挥年龄衔接的桥梁作用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曾指出:”托幼一体化的核心是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幼儿教师在此过程中可:
- 建立科学的衔接评估体系:参照美国幼儿教育协会(NAEYC)的发展适宜性实践(DAP)理论,设计0-6岁儿童发展连续性观察记录表
- 创设过渡性环境:如我在指导某省级示范园时,采用”渐进式入园”策略,让小班教师提前1个月参与托班活动,使幼儿对未来的教师和环境产生熟悉感
- 开发衔接课程:借鉴芬兰早期教育专家Pirkko Hyvönen提出的”游戏式学习”理念,设计托幼衔接主题游戏包
二、深化观察指导的专业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强调:”观察是幼儿教师的第一专业能力。”在实践中可:
- 实施持续性观察记录:运用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估法,建立托幼一体化的儿童成长档案
- 提升解读行为的能力:学习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准确判断婴幼儿行为背后的发展需求
- 开展发展性评价:如北京市优秀教师王红宇创建的”三维评价体系”(身体、认知、社会情感)
三、拓展游戏活动的专业引领
英国早期教育专家Tina Bruce认为”游戏是儿童最高级的学习形式”。建议:
- 设计年龄跨度游戏:开发适合1.5-4岁儿童的”梯度游戏材料”,如可变换的积木组合
- 组织混龄游戏活动:参考日本”异龄交流”模式,每周开展2次大带小游戏日
- 创新游戏指导策略:运用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实施个性化游戏指导
四、强化家园共育的专业支持
美国教育学家Urie Bronfenbrenner的生态系统理论告诉我们家庭影响的重要性。建议:
- 开展一体化家长教育:设计”0-6岁儿童发展里程碑”家长手册,定期举办专题讲座
- 建立连续性沟通机制:如杭州市西湖区某幼儿园创立的”托幼衔接家长沙龙”
- 提供个性化成长建议:基于观察记录,为每个孩子制定家庭延伸活动方案
五、提升团队协作的专业领导
哈佛大学早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Hirokazu Yoshikawa教授强调团队合作的价值。建议:
- 参与一体化教研活动:每月组织托幼教师联合教研,分享各年龄段教育经验
- 开发共享教育资源:建立托幼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库,如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资源共享平台”
- 指导保育员专业成长:开展”保教结合”工作坊,提升团队整体专业水平
记得我第一次参与托幼一体化实践时,曾遇到2岁半的幼儿明明(化名)因环境变化产生严重分离焦虑。通过采用”渐进式适应”策略,设计包含托班和小班元素的过渡区角,短短两周就让明明顺利适应。这个案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幼儿教师在托幼一体化中不可替代的专业价值。
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福禄贝尔所说:”幼儿园教师是儿童世界的园丁。”在托幼一体化进程中,我们既是儿童发展的观察者,也是教育连续性的设计者,更是专业团队的引领者。期待每一位幼儿教师都能在这一重要教育改革中绽放独特的光彩!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