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STEM这样做】让3-6岁娃秒变”生态小侦探”的9个妙招!🌱
最近在参访上海嘉定实验幼儿园时,看到孩子们趴在草地上用放大镜追蚂蚁的样子,突然想到著名生态教育专家李秀红教授说过:”幼儿天生就是微观世界的哥伦布”。今天就用我们园所实践过的案例,分享如何用游戏化方式开展生态探索~
✨ 阶段一:创设”哇时刻”情境
1️⃣ 【魔法放大镜】装备
- 案例:给每位孩子配备儿童安全放大镜(建议直径8cm以上)
- 教授技巧:”小青蛙式蹲姿”观察法(双脚分开蹲下,手肘撑膝盖)
- 趣味记录:用拓印棒+黏土收集树叶齿痕
2️⃣ 【昆虫旅馆】项目
- 材料清单:松果+树枝+卷纸芯(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环创方案)
- 进阶玩法:用温度计对比朝阳/背阴面的”入住率”
🎯 阶段二:5步探究法引导
3️⃣ 疑问收集盒
- 记录孩子们的天问:”蜗牛吃饭会擦嘴吗?”
- 推荐使用KWL图表(Know-Want-Learned)
4️⃣ 生物对比实验
- 趣味实验:给蚯蚓准备干/湿纸巾”跑道”
- 安全提示:全程使用塑料观察盒(参考日本藤幼儿园标准)
📊 阶段三:数据可视化创新
5️⃣ 彩虹天气墙
- 互动设计:用不同颜色夹子标记观察到的生物
- 数学渗透:数一数周一vs周五的蚂蚁数量
6️⃣ 生态剧场
- 角色扮演:分组演绎”毛毛虫的一整天”
- 拓展建议:加入昼夜交替的灯光效果
💡 专家锦囊:
- 避免说教!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强调的:”让孩子在玩沙时自然发现水的渗透现象”
- 推荐使用《小小自然观察家》绘本系列作为延伸读物
- 每月设置”生态发现日”,建立持续观察记录(参考瑞吉欧档案袋评价法)
记得我们园中班有个叫乐乐的孩子,持续观察蜗牛3周后,竟然发现了雨前蜗牛会集体爬高的现象!这正印证了美国STEM教育专家Ann Gadzikowski的观点:”幼儿的科学思维往往藏在那些看似幼稚的追问里”。
🌟 试试下周就带孩子玩”树皮拓片”游戏吧!准备素描纸+蜡笔,把不同树种的外衣”复印”下来比较,保证孩子们会追着你问各种奇妙问题哦~
你最想带孩子观察什么生物?欢迎在评论区聊聊遇到的趣事或困惑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