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实战干货”。最近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3-6岁是儿童社交能力发展的黄金窗口期,这个阶段培养得好,能让孩子受益终身呢!(推了推眼镜,兴奋地翻出案例本)
先给大家讲个有趣的现象:我在北京朝阳区某示范园做跟踪研究时发现,同样是4岁的孩子,在”娃娃家”区域游戏中,有的孩子能自然地分工合作办”生日派对”,有的却只会抢玩具。经过3个月针对性引导后,那些”社交小白”的进步简直惊人!这说明什么?社交能力完全可以通过科学方法培养!
🌟【分龄培养秘籍】来啦!(打开精心准备的教具箱)
- 1-2岁:社交启蒙期
- 建议玩”躲猫猫+表情模仿”游戏(比如我做鬼脸宝宝模仿)
- 海淀区特级教师王芳的”三步回应法”特别实用:
当宝宝指物时→蹲下平视→语言描述(”宝宝看到小汽车啦”)→等待回应 - 3-4岁:合作意识萌发期
- 推荐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设计的”合作拼图”:
把大拼图分成三份,让孩子通过交换来完成 - 我在上海嘉定某园实施的”彩虹伞”团体游戏效果超赞:
需要6个小朋友同时抖动才能让小球跳起来 - 5-6岁:社交策略发展期
- 采用”问题解决四步曲”(这是我和团队研发的):
①发生了什么?②你感觉怎样?③可以怎么做?④试试看! - 深圳实验幼儿园的”小记者”活动超有趣:
让孩子采访同伴”最喜欢的水果”,培养主动交流能力
📌特别提醒(突然严肃):避免这3个常见误区!
❌强迫分享(应该说”轮流玩”)
❌贴标签(”你怎么这么胆小”)
❌过度干预(孩子吵架时别急着当裁判)
最近我观察到00后幼师们特别有创意,有个95后老师设计的”情绪温度计”墙面,让孩子们用夹子标注心情,既时髦又实用!大家不妨试试看~(展示手机里的照片案例)
记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话:”儿童的社会性是在真实的交往情境中生长出来的。”所以最重要的是——给孩子创造丰富的社交机会!
(掏出日程本)下周二我会在线上做《3-6岁儿童冲突解决策略》工作坊,需要的老师可以关注”幼教智库”公众号报名哦!现在报名的前50名还能获得我整理的《50个社交游戏锦囊》电子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