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想用”三把钥匙”来解锁特色课程评估难题。最近在深圳某高端园所调研时,他们的”STEAM创客课程”就完美诠释了这一点⬇️
🌟 第一把钥匙:可视化成长档案
(配合手机随手拍下这些瞬间)
1️⃣ 过程性记录:比如进行「恐龙探秘」项目时,用视频记录孩子从提问→搭建→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 作品分析法:将孩子的绘画、手工作品按时间轴排列,像海淀区刘焱教授说的”孩子的每一笔都是思维发展的脚印”
3️⃣ 成长雷达图:用6个维度动态展示发展轨迹(参考华东师大周兢教授的PCER评估体系)
📱 第二把钥匙:家长参与式评估
(这些互动让成效看得见摸得着)
• 每月”课程开放日”设置亲子任务卡
• 使用「家园共育APP」实时上传课程片段
• 设计《家长观察手册》(借鉴日本藤幼儿园的”五感记录法”)
💡 第三把钥匙:数据化呈现
(广州卓越幼儿园的案例值得参考)
用智能手环记录运动课程中的:
- 心率曲线
- 动作完成度
- 社交互动频次
生成AI分析报告,连祖辈家长都说”原来爬攀岩墙能锻炼这么多能力!”
🎯 特别提醒:
避免走入”成果展演”误区!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强调:”真正的课程成效应该藏在孩子发亮的眼睛里”。建议采用”3-3-3″反馈机制:
3天:课程即时反馈
3周:阶段成长快报
3月:综合发展报告
最近在为成都某国际园设计评估体系时,我们就引入了”游戏故事墙”,孩子们用乐高积木自评学习成果,家长反馈:”终于明白特色课程不是学知识,而是培养未来能力!”
大家有什么特别成功的评估案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