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政策延伸,幼儿教师如何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教学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文化遗产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创新运用】🌟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业研究者(曾参与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幼儿园指南》编写),今天我想分享如何将文化遗产转化为幼儿教育的”活教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团队的研究,文化遗产资源对幼儿社会性、审美力和文化认同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一、政策导向深度解析
2022年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特别强调:”要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构建沉浸式教学场景”。建议教师们重点关注:
• 本地非遗保护中心的数字化资源库(如中国非遗网)
• 文旅部”文化进万家”活动的适龄内容
• 教育部”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幼儿版资源包

🎨 二、四步转化教学法(基于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文化适配理论”)

  1. 筛选重构:选择符合”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内容
    → 例:将皮影戏简化为”影子剧场”,保留核心元素
  2. 情境创设:构建多感官体验环境
    → 上海乌南幼儿园案例:用宣纸、墨汁创设”微型水墨馆”
  3. 游戏浸润:设计规则简单的传统游戏
    → 如福建”投壶”改良为塑料筒+毛绒球
  4. 生活联结:建立与现代生活的关联
    → 二十四节气与当下餐饮/服饰的对比观察

👩🏫 三、创新教学活动设计(附实操模板)
活动名称:《小小非遗调查员》
• 目标:培养观察记录、合作交流能力
• 准备:定制任务卡、本地非遗清单
• 流程:
1)亲子共寻社区文化元素(如砖雕/窗花)
2)班级”文化发现大会”分享
3)共创”我们的非遗手册”

💡 四、避免三大误区(来自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调研)

  1. 切忌”表演化”:避免让幼儿机械模仿成人仪式
  2. 防止”碎片化”:应设计持续性的主题探索
  3. 警惕”猎奇化”:尊重文化本真性,拒绝戏谑改编

✨ 实用工具推荐:

  • 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手册》(幼儿版)
  • “活字”APP传统文化动画资源
  • 故宫出版社《给孩子的国宝档案》

记得杭州西湖区某幼儿园的教师们通过”茶文化”主题,让孩子们体验从采茶、茶艺到设计现代茶饮的全过程,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当文化遗产遇见儿童视角,传统就能焕发新生。期待各位老师创造出更多精彩的教学实践!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政策延伸,幼儿教师如何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教学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