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解答】怎样通过学习故事评价法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自我提升?
🔥 这个问题问得漂亮!在新西兰引进的”学习故事”评价法正掀起国内幼教界的革命,作为深耕学前教育15年的老教师,今天就带大家玩转这套”魔法评价工具”!
✍️ 核心观点(幼教专家周菁博士强调):
“学习故事不是评判孩子的标尺,而是发现儿童能动性的放大镜”
🔍 深度落地方案(分三步走):
1️⃣ 观察记录阶段 – 用”电影镜头式观察法”
✅ 建议采用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推荐的”三镜头记录”:
- 广角镜:拍下整个活动区场景(如建构区5个孩子的互动)
- 标准镜:聚焦目标幼儿的完整行为链(记录小明搭桥的17分钟全过程)
- 微距镜:捕捉关键细节(记录孩子调整积木时的表情变化)
🎯 实操TIP:北京六一幼儿园的王老师分享,她们用便签贴实时记录”哇时刻”,手机语音转文字功能超好用!
2️⃣ 分析解读阶段 – 启动”学习密码破译模式”
📌 重点分析(参考新西兰学者Margaret Carr的5维度):
- 幼儿的”学习倾向”(如坚持不懈的品质)
- “元认知”表现(”我觉得三角形更稳”这类自语)
- 社会性学习(如何借鉴同伴经验)
💡 创新工具:深圳实验幼儿园开发的”学习故事雷达图”,直观展示幼儿各领域发展水平
3️⃣ 支持回应阶段 – 搭建”学习脚手架”
🌟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建议:
-
48小时内给予”积极反馈三明治”:
- 描述具体行为(你刚才用三种方法测试桥的承重)
- 提炼学习品质(这就是科学家式的探索精神)
- 开放式提问(如果给你更长的木板会怎么改进?)
🎁 延伸策略:
- 建立”学习故事银行”(东莞某园用二维码技术实现随时调阅)
- 开展”故事分享会”(上海徐汇区某园每周五的”我的高光时刻”活动)
💌 给教师的特别提醒(来自新西兰惠灵顿教育学院导师Wendy Lee):
“当你说’我注意到…’时,孩子眼睛里的光就是学习动机被点燃的信号”
📚 推荐延展阅读:
《学习故事与早期教育》(Margaret Carr著)
《发现儿童的力量》(周菁著)
记住各位老师:好的学习故事应该像冰糖葫芦——有生动案例的”果”,串联发展线索的”签”,再裹上专业智慧的”糖衣”!下次见~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