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及时了!在”去小学化”的大背景下,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确实需要我们幼教人转换思路。作为深耕幼教20年的老教师,我想分享几个”接地气”的实操方法:
🌟 游戏化教学的三个创新密码(来自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研究):
- 低结构材料玩出高创意 – 把纸箱变成太空船、把吸管变成搭建材料
- “问题链”引导法 – 不直接给答案,而是追问”还能怎么玩?”
- 留白时间法则 – 每天保证1小时完全自主的游戏时间
🎨 我的”创新思维培养四部曲”(在北京朝阳区示范园实践验证):
1️⃣ “胡思乱想”时间:每周一次”异想天开”分享会
2️⃣ 错误变宝藏:把小朋友的”错误答案”变成创意起点
3️⃣ 跨界组合:比如把绘本故事用积木搭建出来
4️⃣ 逆向思维训练:”如果雨是往上下的…”
💡 特别推荐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的”三变”策略:
- 变整齐划一为参差多态
- 变标准答案为多元解读
- 变教师主导为儿童发起
记得去年我带大班时,孩子们用PVC管做出了会”唱歌”的传声装置,这个项目后来获得了市级创新案例奖。关键就在于:
- 没有示范作品
- 允许试错(我们记录了27次改进过程)
- 把决策权还给孩子
建议老师们可以尝试”创新思维观察记录表”,重点追踪孩子:
- 提问的新奇性
- 解决方法的独特性
- 跨领域迁移能力
最后送大家一句南师大虞永平教授的话:”幼儿的创新,就藏在那些看似荒唐的’为什么’里。”
要记住,去小学化不是不要学习,而是要用更适合幼儿的方式学习!大家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