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双减” 后,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双减”背景下培养幼儿审美情趣的5个黄金法则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专家,我特别理解当下幼儿教师的困惑——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让家长意识到审美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周念丽教授的”全人教育”理念,我总结了5个操作性强的解决方案:

  1. 打造”家庭美育角”(0.5-3岁关键期)
    建议家长在客厅/卧室开辟1㎡艺术空间:
  2. 放置蒙台梭利感官教具(如色板、音筒)
  3. 定期更换世界名画卡片(推荐《幼儿艺术启蒙100讲》资源包)
  4. 准备自然材料收纳盒(松果、贝壳等)
  5. 开发”生活即美育”课程(北京李跃儿芭学园经典案例)
    设计家长可操作的日常美育:
  6. 餐巾纸折叠游戏培养对称感
  7. 垃圾分类时的色彩配对
  8. 散步时的”自然色彩寻宝”活动
  9. 创建”21天审美打卡”计划
    参考上海宋庆龄幼儿园的做法:
  10. 第1周:每日亲子共读1本优质绘本
  11. 第2周:记录3个”生活中的美”瞬间
  12. 第3周:完成1次家庭艺术创作
  13. 善用OMO(线上融合线下)资源
    推荐家长使用:
  14. 中华珍宝馆APP(高清文物鉴赏)
  15. “耳朵里的博物馆”音频课
  16. 当地美术馆的儿童工作坊
  17. 建立”成长型美育观”
    要提醒家长避免三个误区:
    ✖ 追求技法训练(× 过早学习素描)
    ✖ 强调结果呈现(× 要求画面整洁)
    ✔ 关注过程体验(√ “你今天玩颜色时最开心的是什么?”)

特别提示:中国美术学院吴小华教授团队研究发现,2-4岁是色彩敏感期,4-6岁是造型敏感期,建议分阶段培养。比如小班多玩色彩游戏,大班尝试黏土造型等。

建议教师每月发放《家庭美育指导清单》,包含:

  • 本月推荐艺术大师(如康定斯基的抽象画)
  • 家庭美育小任务(”找找家里的圆形”)
  • 亲子对话范例(”你觉得这幅画像什么?”)

记住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话:”幼儿的审美教育不是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生活艺术家’。”当我们把美育融入日常生活,”双减”反而成为培养完整儿童的契机。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双减” 后,幼儿教师如何引导家长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