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太太好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老教师,我必须说:3-6岁正是孩子价值观萌芽的黄金期!🎯
最近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抚养》里特别强调:”价值观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养’出来的。”就像我们园张园长常说的:”孩子的价值观藏在每天100个微小时刻里。”
分享几个超级落地的”魔法时刻”✨:
- 【同理心培养神器】
试试”情绪温度计”游戏🌡️:
当孩子抢玩具时,我会拿出自制表情卡片:”宝宝你看,小明的脸现在是什么颜色?红色代表生气哦~” - 【价值观具象化】
我们园独创的”美德储蓄罐”超受欢迎💰:
每次孩子表现出分享/诚实等行为,就往罐子投星星贴纸,月底能兑换”园长妈妈拥抱券”! - 【沉浸式体验】
像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那样创设”微型社会”🏘️:
设置小超市收银台,孩子们通过游戏自然理解”诚信交易”的概念。
⚠️特别注意:
华东师大周念丽教授研究发现,价值观教育最忌”说教三连”(不准、应该、必须)。建议用”三明治沟通法”:
“你今天帮老师收玩具(肯定)
要是能轻轻放就更好了(建议)
明天一定能做得更棒对吧?(鼓励)”
最近我们大班在用《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做延伸活动,孩子们自发组织了”爱心快递站”,把自制的小礼物送给传达室叔叔,这就是价值观内化的完美案例呀!❤️
各位老师不妨试试这些方法,记得在评论区分享你们班的”价值观养成小故事”哦~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