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跨学科主题探究怎样把音乐与自然写生融合起来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当音符遇见绿叶:幼儿园音乐与自然写生的跨学科融合方案》

在深圳某省级示范园的梧桐树荫下,孩子们正闭眼聆听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这是大树在唱C大调!”5岁的乐乐突然举起画笔,将声音的波纹画成了绿色的五线谱。这个经典案例正是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推崇的”多感官联动学习”典范。

一、理论基础:”审美通感”的教育价值
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指出:”儿童对自然的感知是立体的,需要打通视觉、听觉、触觉的通道。”根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音乐智能与空间智能的结合能产生1+1>2的教育效果。

二、实践策略:五步融合法(音乐教育专家许卓娅方法论改编)

  1. 自然音乐会(听觉开发)
    • 带领孩子在户外闭眼聆听3分钟,辨别至少5种自然声音
    • 使用奥尔夫乐器(如铃鼓、音块)模仿雨滴、鸟鸣的节奏
  2. 色彩交响曲(视觉转化)
    • 播放《森林狂想曲》时,提供渐变色的水彩笔
    • 引导幼儿将音乐情绪转化为线条:欢乐用锯齿线、舒缓用波浪线
  3. 动态速写(肢体表现)
    • 边播放《野蜂飞舞》边观察昆虫,用身体动作表现观察对象
    • 杭州西湖区某园首创的”音乐速写法”:每30秒更换音乐片段,孩子需同步变换绘画主题
  4. 自然乐器工坊(STEAM融合)
    • 用松果、鹅卵石制作打击乐器
    • 深圳南山区某园开发的”树叶音高管”教具获得国家专利
  5. 生态音乐剧(综合展示)
    • 将写生作品转化为舞台布景,配器乐演奏
    • 参考日本”和太鼓自然剧”的演出形式

三、环境创设要点(参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1. 户外区设置”声音地图”标牌,标注最佳听音点
  2. 美工区配备防水画板与音乐播放器(建议使用JBL防水音响)
  3. 建立”自然声音库”二维码墙,扫码即可收听对应绘画指导

四、评价体系
采用瑞吉欧的”学习故事”记录法:
• 音频记录:采集幼儿描述画面的语言
• 视频分析:比对音乐变化与笔触变化的关联度
• 作品三维评价:构图/节奏感/独创性

广州幼师附属幼儿园的跟踪数据显示,经过一学期训练的实验班幼儿,其听觉辨识力提升47%,色彩运用能力提高32%,且显著增强了对细微自然现象的观察力。

特别提醒:中国音乐学院教授谢嘉幸建议,活动中要避免过度结构化,允许幼儿创造自己的”自然乐谱符号”,如用🌀表示风声循环,用❗表示突然的鸟叫。这种自主表征系统往往能揭示儿童最本真的认知方式。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跨学科主题探究怎样把音乐与自然写生融合起来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