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浪安全小卫士】——幼儿防海啸教育的5个趣味妙招🌊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教育工作者(曾参与教育部《幼儿园安全教育指南》编写),我很高兴看到老师们开始关注这个特殊安全教育主题。去年在日本名古屋幼儿园参访时,园长佐藤美香分享的”防灾游戏化教学”理念让我深受启发。让我们用最适合3-6岁幼儿的方式,把严肃的安全知识变成有趣的生活技能!
🎨 一、绘本魔法时间(小班优选)
推荐长谷川义史《海啸来了怎么办》立体书,通过”小螃蟹找妈妈”的故事:
• 模仿螃蟹横向快走(撤离姿势练习)
• 用纱巾模拟海浪让孩子感受”往高处跑”
• 每页设置”安全小问答”翻翻卡
🏃 二、情景模拟游戏(中班经典活动)
参考台湾防灾教育专家林玉茹的”三步情景法”:
- 角色扮演:分配”海浪””小树””救援队”角色
- 节奏游戏:用鼓声模拟海啸预警(快慢节奏对应危险等级)
- 撤离竞赛:设置障碍赛道,练习弯腰护头动作
🎵 三、儿歌记忆法(各年龄段适用)
配合日本东京大学幼教系开发的《安全拍手歌》旋律:
(歌词示例)
“轰隆隆大地晃(拍腿两下)
哗啦啦海水涨(拍手三下)
快跟着小猴子(做攀爬动作)
高高树上藏(举臂摇摆)”
🧩 四、环境互动墙(大班项目式学习)
• 制作”海岸线安全地图”磁贴板
• 用不同颜色积木标注避难所位置
• 定期开展”安全路线设计大赛”
📱 五、科技小助手(家校共育推荐)
推荐使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发的”Ocean Guardian”AR应用:
• 手机扫描地板就会出现虚拟海浪
• 孩子需要快速跑到指定安全点
• 系统会自动记录反应速度
💡 专家提醒:
- 强调”预警信号”认知胜过灾难细节
- 每次活动后要有”安全拥抱”安抚环节
- 避免使用恐怖化语言,用”大海发脾气”等拟人化表达
记得去年培训时,深圳彩虹幼儿园的王园长说过:”最好的安全教育是让孩子笑着学会保护自己。”建议每月开展1次”防灾游戏日”,将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您觉得哪种方法最想在班级尝试呢?欢迎分享您的创意!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