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新玩法】”小小民俗体验官”活动设计全攻略(附5大沉浸式体验方案)
作为深耕民俗教育15年的幼教人,我特别认同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观点:”民俗文化是滋养幼儿心灵的活教材”。下面分享我们团队在30+幼儿园实践成功的”五感沉浸式”活动方案:
🌟 视觉系体验——”民俗万花筒”
- 服饰变装秀:准备汉服、扎染围裙等(建议选用棉麻安全材质)
- 非遗工坊:邀请民间艺人演示皮影/糖画(如北京丰台一幼邀请非遗传承人张爷爷的糖画课堂)
参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目标,小班重点在感官体验,大班可尝试简单创作
👐 触觉探索——”神奇材料库”
• 设立”民俗材料探索角”:陶土、竹编、蚕丝等(需做好防过敏预案)
• 杭州西湖区某园开展的”盲摸猜猜乐”活动,孩子通过触摸辨识麦秆画/油纸伞
👂 声音密码——”民俗音效师”
- 方言童谣接龙(推荐《一园青菜》等经典作品)
- 自制乐器体验:用稻谷/红豆制作简易打击乐
著名音乐教育家许卓娅特别强调”身体打击乐”对节奏感培养的价值
🍜 味觉记忆——”小小美食家”
• 安全版食育工坊:打糍粑(用糯米粉替代)、包青团
• 成都金牛区机关幼儿园的”川味小厨房”被评为最佳研学案例
🎭 肢体剧场——”民俗小传人”
• 设计简化版民俗游戏:跳竹竿(用泡沫杆)、蹴鞠(充气球)
• 南京鼓楼幼儿园的”端午旱地龙舟赛”视频在抖音获赞10w+
✅ 三个关键细节:
- 安全红线:所有道具必须通过”5cm检测筒”(防吞咽危险)
- 文化解码:用”三句话故事法”讲解民俗渊源(如:”瓷碗上的青花,是古人写给天空的情书”)
- 家园互动:设计”民俗发现任务卡”(收集祖辈老物件照片等)
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曾指出:”有效的文化传承应该像呼吸一样自然”。建议活动后开展”我的民俗发现”主题谈话,你会惊讶于孩子们对文化细节的敏锐捕捉!需要具体某类民俗的详细方案可以随时交流~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