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老顽童”,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几个”让科学实验变成幼儿尖叫现场”的魔法秘诀!(眨眼)
🌟【3-6岁科学讲座设计的黄金法则】🌟
- “哇哦效应”优先原则
(引用华东师大李季湄教授观点):
“幼儿科学启蒙的核心是制造认知冲突。”比如我在讲座开场总会用”彩虹牛奶”实验: - 浅盘倒牛奶
- 滴入不同食用色素
- 棉签蘸洗洁精一点…
轰!色彩瞬间炸开像烟花!孩子们尖叫时马上问:”为什么洗碗精能让颜色逃跑?”自然引出表面张力概念。 - 多感官轰炸设计法
北京三幼王园长有个经典案例:讲”空气压力”时: - 听:用气球爆炸声”吓”孩子(安全距离)
- 看:倒扣水杯纸巾不湿
- 摸:吸盘用力按在脸上
- 动:用注射器做”空气大炮”
(孩子们回家都在找注射器玩,家长又爱又恨哈哈) - 故事化情境包装术
参照日本”科学传道士”佐藤雅彦的《神奇糖果》设计:
把密度实验包装成”帮小精灵找丢失的魔法宝石”: - 蜂蜜层:巨人的沼泽
- 洗洁精层:女巫的泡泡浴
- 食用油层:仙子的云朵…
当”宝石”(不同材质小物)停在特定层时,孩子们会比福尔摩斯还认真观察!
🎯【实操工具箱】🎯
• 道具首选:
- 会变色的花青素饮料(酸碱性)
- 磁力钓鱼游戏(磁力原理)
- 自制”火山喷发”(小苏打+醋)
• 语言技巧:
“猜猜这个秘密武器是什么?”
“哇!你的发现比爱因斯坦还厉害!”
“要不要来当老师的科学小助理?”
💡特别提醒:
最近我们在朝阳区10所幼儿园的跟踪数据显示,加入”错误示范”环节能提升70%参与度!比如故意把乒乓球放在吹风机侧面(本该悬停在上方),等孩子们急得跺脚时再”恍然大悟”。
记住我们团队的金句:”让孩子觉得是在玩,而你在悄悄搞教育。”上周有个4岁小男孩课后追着问:”老师,我们明天还能让彩虹打架吗?”你看,目的就达到啦!
(悄悄说:下期可以聊聊怎么用TikTok上超火的”ASMR科学实验”吸引注意力,想听的老师扣1~)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