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干货】如何带娃玩转”植物奇妙之旅”?幼教大咖亲授5大沉浸式探索法!🚀
我是深耕幼教15年的琳子老师,今天分享我们在北京海淀实验幼儿园做过的一场火爆全园的植物探索活动!(文末附彩蛋资源~)
✨ 一、启动探索引擎——”五感侦查队”(适合3-4岁)
参考蒙台梭利感官教育理论,我们设计了:
👃 嗅觉银行:准备薄荷/迷迭香/艾草,玩”闻香猜猜乐”
👅 味觉实验室:安全品尝薄荷糖/香草冰淇淋,李跃儿芭学园创始人说”味觉是孩子最诚实的探索工具”
✋ 树皮拓印:用宣纸+蜡笔拓印不同树皮,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特别推荐这种自然艺术创作
🌍 二、生命观察站——”植物成长直播间”(适合4-5岁)
借鉴瑞吉欧项目教学法,我们做了:
📅 21天豆苗日记:每天用儿童相机记录,像抖音连续剧一样让孩子们追更
🔍 显微镜大冒险:观察叶子气孔,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放大镜是孩子通往微观宇宙的第一把钥匙”
🌧️ 雨水实验组:对比浇水/不浇水植物,上海幼教特级教师应彩云常用这种对比实验法
🎨 三、创意表达坊——”我的植物朋友”(适合5-6岁)
融合华德福艺术教育理念:
🎭 叶子面具:用梧桐叶+麻绳制作,杭州娃哈哈幼儿园的孩子们为此疯狂
📖 自然故事盒:收集落叶/种子拼贴故事,借鉴日本网红幼师佐藤可梨子的”自然物语”课程
💃 种子迪斯科:用奥尔夫音乐+种子沙锤演奏,深圳梅林一村幼儿园的王文娟园长首创这个玩法
🔧 四、教师必备工具包
🛠️ 安全锦囊:北京三甲医院儿科主任张思莱强调必带——防蚊贴/过敏名单/急救包
📱 科技加持:推荐”形色”APP即时识别植物,广州幼教名师胡华用它开发了”校园植物地图”课程
📊 评估妙招:用”哇时刻”记录法(新西兰幼教专家Margaret Carr提出),捕捉孩子的探索闪光点
💡 彩蛋资源:
1️⃣ 免费下载我们原创的《植物探索任务卡》(关注后回复”奇妙旅程”获取)
2️⃣ 推荐B站爆款纪录片《植物私生活》儿童剪辑版
3️⃣ 上海自然博物馆推出的AR植物探索手册(超适合大班)
记得收藏时顺手点赞哦~下期预告:《如何把户外探索延伸成班级主题课程?》有什么特别想了解的环节欢迎留言告诉我! ✨
【专家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提醒:”户外探索要把握’三放原则’——放心放手不放任”。我们每次活动都会配比1:3的师生比,确保探索自由与安全监护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