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太棒了!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绘本发烧友”,我想用”3D立体搭建法”来分享如何构建趣味十足的阅读云梯。最近在华东师范大学周兢教授的”书香童年”工作坊中,她特别强调:”早期阅读不是识字教学,而是为孩子打开多元智能的窗口。”
- 【地基层:0-3岁感官云梯】
- 触觉书:推荐日本”柏原晃夫”的《婴儿视觉启智绘本》,我们园用这套书配合抚触操,宝宝参与度超高
- 拟声游戏:跟台湾幼教专家吴敏兰学”声音魔法” – 读《好饿的毛毛虫》时用响板模仿啃食声
- 【攀登层:3-4岁互动云梯】
- 戏剧盒子:像北京三幼王艳云园长示范的,把《鳄鱼怕怕牙医怕怕》做成手偶剧场
- AR绘本:深圳名师工作室开发的”魔法阅读APP”,扫描《彩虹鱼》就能看到鱼儿游动
- 【飞跃层:5-6岁创想云梯】
- 故事创编:借鉴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的”绘本变形记”,让孩子给《猜猜我有多爱你》续写太空篇
- 跨界阅读:我们园正在尝试把安野光雅的《奇妙国》与建构区结合,孩子边读边搭立体迷宫
最近在观察中发现个有趣现象:当把《鸭子骑车记》和平衡车放在阅读角时,90%的孩子会自发进行”读后演绎”。正如南师大许卓娅教授说的:”阅读身体化是深度学习的最佳路径。”
特别提醒:每个云梯都要配备”三色标记” – 红色是成人伴读区,黄色是同伴共读区,绿色是自主探索区。这个学期我们用这个方法,班级图书角利用率提升了300%!
你们园所最近在阅读区做了哪些创新尝试?欢迎分享你的”云梯妙招”~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