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博物馆实地教学的创新实践指南
亲爱的幼教同仁们,在”双减”政策全面推进的当下,我们迎来了幼儿教育回归本真的重要契机。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正成为我们开展体验式学习的绝佳场域。今天,我将结合前沿理论和实操案例,与大家分享如何让博物馆成为幼儿成长的奇妙课堂。
为什么博物馆是”双减”下的教育宝藏?
北京师范大学霍力岩教授曾指出:”博物馆教育具有实物性、直观性和情境性的特点,与幼儿’做中学’的学习方式高度契合。”中国儿童中心老主任丛中笑也强调:”‘双减’不是减质量,而是要通过更丰富的社会资源提升教育内涵。”
博物馆教育的独特价值:
- 多感官学习:打破传统课堂局限
- 跨学科整合:实现STEAM教育天然融合
- 文化浸润:在真实场景中培养文化认同
- 自主学习:激发探究兴趣和内驱力
四步打造高效博物馆教学活动
第一步:精心的前期准备
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特级教师林琳分享经验:”我们会在参观前2周就开始’预热’,比如在班级设置’迷你博物馆’,让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探索。”
教师准备要点:
- 提前实地考察,标注适合幼儿的展区
- 与馆方教育部门建立合作关系
- 准备适合幼儿的探索工具(放大镜、记录板等)
- 设计”寻宝图”或任务卡
幼儿准备活动:
- 观看博物馆宣传片
- 阅读相关绘本(如《博物馆奇妙夜》)
- 讨论参观礼仪和规则
第二步:情境化的现场教学策略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幼儿园博物馆教学最有效的时长是30-45分钟,应采用’整体-分散-总结’的三段式结构。”
创新教学方法:
- 故事引导法:”现在我们来到了恐龙世界,谁能发现最特别的恐龙牙齿?”
- 五感探索法:在允许触摸的区域开展触觉体验
- 角色扮演法:”如果你是古代工匠,会怎么制作这个陶器?”
- 对比观察法:引导比较不同时期的同类物品
分组活动示例:
- 艺术组:用粘土模仿展品创作
- 科学组:观察并记录自然标本特征
- 语言组:根据展品编小故事
第三步:深度的延伸与创生
成都市金牛区机关幼儿园园长李俊霞提出:”博物馆教学不应止于参观,而要在园所环境中延续学习体验。”
后续活动建议:
- 创建班级”微博物馆”展示收集的资料
- 开展主题角色游戏(如”小小讲解员”)
- 组织亲子博物馆任务(拍照打卡特定展品)
- 结合美术活动制作博物馆日记
第四步:科学的评估与反思
幼儿发展评估维度:
复制复制
复制
pie
title 博物馆教学评估重点
"观察能力" : 30
"问题意识" : 25
"合作行为" : 20
"语言表达" : 15
"文化认知" : 10
教师反思要点:
- 幼儿的兴奋点和困难点在哪里?
- 哪些展品引发了最多讨论?
- 时间分配是否需要调整?
- 如何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
克服实践中的常见挑战
问题1:如何应对幼儿注意力分散?
- 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每次聚焦1-2个小目标
- 设置阶段性”惊喜点”,如寻找隐藏的动物雕塑
问题2:怎样处理安全问题?
- 使用颜色贴纸分组标识
- 培训家长志愿者协助管理
- 预先规划安全的集合点和行走路线
问题3:如何提升教育价值而非走马观花?
- 与博物馆教育专员合作开发适合幼儿的解说词
- 重点深入1-2个展区而非全面覆盖
- 设计前后测问题评估认知变化
优秀案例分享
案例1: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与冰厂田幼儿园合作项目
- 开发”小小航海家”体验课程
- 利用船模开展浮沉实验
- 结合郑和下西洋故事培养民族自豪感
案例2:湖南省博物馆马王堆主题课程
- 制作简易”帛书”体验汉代书写
- 模仿漆器纹样进行拓印创作
- 通过辛追夫人饮食了解古代营养学
亲爱的老师们,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教育的目的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火焰。”在”双减”的春风里,让我们携手打开博物馆这座宝库,为孩子们创造更多”哇时刻”。当一双双小眼睛在展品前闪烁着好奇的光芒时,我们便见证了最动人的教育发生。
您所在园所尝试过哪些博物馆教学创新?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实践经验!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