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特别好!作为深耕学前教育信息化10年的老教师,我想用”三个锦囊”来分享实践经验(后附具体案例)。记得华东师大郭力平教授说过:”信息化资源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用在刀刃上”。
先上干货框架:
- 分年龄段”精准投放”(0-3岁/3-6岁差异化管理)
- 建立”三阶资源池”(基础层/拓展层/定制层)
- 构建教师”数字能力成长模型”
🌟【分龄实施策略】参考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的做法:
• 托班(0-3岁):配置触摸互动墙+声音感知设备(如费雪智能音乐毯)
• 小班:引入可编程机器人(如小熊优彼)
• 中大班:使用AR沙盘+数字绘本创作系统
💡我们园创建的”三阶资源池”:
1)基础层(占30%):希沃白板等标配工具
2)拓展层(50%):家园共育平台+AI运动监测
3)定制层(20%):根据特殊需求定制(如融合教育儿童专用设备)
👩🏫教师赋能特别重要!建议参考深圳实验幼儿园的”数字能力三段论”:
- 青铜阶段:掌握基础设备操作
- 白银阶段:能设计信息化教学活动
- 钻石阶段:可进行数据化幼儿发展评估
🎯关键提醒:一定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我们每月会做”资源使用热力图”分析,就像上海荷花池幼儿园蔡园长说的:”闲置的信息化设备比传统教具更浪费空间”。
最近在帮杭州某省级示范园做资源配置时,发现他们VR设备的利用率只有17%,调整后通过”主题周轮换制”,现在提升到82%!这个案例说明:资源配置需要持续优化。
大家有什么特别成功的经验?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记得关注下周我们要讲的《幼儿园信息化资源的18个创新用法》!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