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焦虑笼罩,幼儿教师如何在国学中寻找力量?】
一、当代幼师的”情绪困境”与国学智慧的解药
华东师范大学李季湄教授团队2022年调研显示:87%的幼师存在职业焦虑,其中”教学创新压力”(68%)、”家长沟通压力”(55%)位居前列。国学大家钱文忠曾言:”《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正是当代教育者最需要重温的’职业心态调节剂’。”
✨ 实用锦囊:晨诵三分钟
- 备课时诵读《菜根谭》”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 家长沟通前默念《格言联璧》”缓字可以免悔,退字可以远祸”
- 午休时抄写《小窗幽记》”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
二、让国学成为”情绪调节工具箱”
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特别推崇王阳明”事上磨练”理念。建议幼师尝试:
1️⃣ “一只蚂蚁”观察法:借鉴《童蒙须知》自然观察智慧,带孩子观察昆虫时同步疗愈自己
2️⃣ “三分钟正念”:运用《黄帝内经》”精神内守”思想,利用如厕/喝水时间做呼吸调节
3️⃣ “彩虹情绪记录本”:改良《了凡四训》功过格形式,用不同颜色贴纸记录每日情绪波动
三、教学场景中的国学力量转化
深圳实验幼儿园刘凌园长团队研发的”节气情绪管理法”值得借鉴:
🌱 春分时节:带领幼儿玩”扯铃”传统游戏时,体会《易经》”刚柔相济”的平衡之道
☀️ 夏至当日:开展”静坐听蝉”活动,实践《弟子规》”晨必盥,冠必正”的生活仪式感
🍂 秋分时刻:用”落叶拼贴画”呼应《庄子》”安时而处顺”的达观精神
四、构建国学支持系统
- 建立”幼师国学读书会”(推荐钱穆《国学概论》简读版)
- 创设”传统文化心情角”:摆放文房四宝、古琴音乐播放器
- 研发”五分钟国学微课”:如用《三字经》”养不教,父之过”疏导家长焦虑
💡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提醒:”国学不是古董,而是活水。幼师要用’儿童化翻译’把’大学之道’转化为’游戏之道’。”
案例分享:杭州某园开展的”小小君子养成计划”中,教师通过设计”帮孔子老爷爷整理竹简”(撕纸条精细动作练习)、”给孟子妈妈捶捶背”(角色扮演)等游戏,既落实课程目标,又在备课过程中获得文化滋养。
记住《学记》的智慧:”当其可之谓时”。当我们把”焦虑时刻”转化为”修行时机”,就能在童蒙养正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滋养的共生成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