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幼教同仁们,关于如何在项目式学习中激发幼儿的无限可能,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充满创造力的议题!✨
🌟 项目拓展与创新的”四步引导法”(结合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的行动研究理论)
- 【观察员变身记】
像意大利瑞吉欧教育倡导的那样,我们要成为”拿着放大镜的观察者”。比如在”昆虫旅馆”项目中,当孩子们对蚂蚁搬家产生兴趣时,及时捕捉这个”哇时刻”(Lilian Katz提出的关键教学时机),提供透明观察箱、UV手电筒等拓展工具。 - 【问题魔法袋】
借鉴清华大学胡华教授提出的”问题树”理论,我们可以:
• 每周设置”好奇宝宝提问日”(建议周三)
• 使用KWL表格(Know-Want-Learn)可视化探索路径
• 建立”问题银行”积分制(每5个问题换一次实验机会) - 【材料变形记】
参考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的课程游戏化理念:
✔️ 基础材料包:纸箱、纽扣、冰棒棍等30种低结构材料
✔️ 专业工具组:安全显微镜、分贝仪等微型探究工具
✔️ 创设”材料超市”(按质地/颜色/功能分类) - 【思维导图童趣版】
采用美国项目式学习专家Sylvia Chard教授的”项目网络图”方法:
🐛 用贴纸代替文字记录
🎨 不同颜色毛线表示问题关联
📷 定期用平板电脑制作电子成长册
🎯 三个创新助推策略(来自深圳市莲花二村幼儿园的实践经验)
策略一:”1+1创想时间”
每天最后15分钟开展:
• 周一:角色互换日(幼儿当老师)
• 周三:疯狂点子会(戴特制创意帽发言)
• 周五:改造大师赛(旧物改造)
策略二:”专家来了”
邀请:
• 社区面包师参与”小麦”项目
• 程序员爸爸讲解”机器人”项目
• 园林爷爷指导”种植”项目
策略三:”跨班漂流记”
• 作品巡回展览(配语音二维码)
• 问题接龙箱(各班轮流解答)
• 混龄合作日(每月最后周五)
💡 特别提示(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团队研究建议):
• 每个项目保留”空白页”(预留20%自由探索空间)
• 设置”暂停键”(当兴趣转移时允许切换项目)
• 建立”项目护照”(记录每个幼儿的独特贡献)
正如著名幼教专家丽莲·凯兹所说:”项目式学习最美的风景,往往出现在教师预设路线之外的小径上。”让我们怀揣专业自信,做幼儿创新旅程中的导航员而非驾驶员,他们的奇思妙想定会让我们惊喜连连!
记得在我们幼儿园实施的”彩虹泡泡”项目中,孩子们从吹泡泡延伸到研究光的折射,最后竟然用PVC管做出了泡泡隧道!保持开放的心态,下一个奇迹可能就在明天等着你们呢~ 💫
大家有什么特别的项目拓展案例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哇时刻”故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