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当社区资源遇上幼儿园课程,这些”活教材”用起来太香了!(文末附资源清单)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有价值!北京师范大学冯晓霞教授就说过:”幼儿园围墙外的世界,藏着最生动的课程资源。”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背景下,社区资源整合已成为幼教改革的重点方向。结合我10年来的园本课程开发经验,分享几个让社区资源”活起来”的妙招:
🏥 医疗站变身健康课堂 → 杭州蓓蕾幼儿园邀请社区医生带着听诊器来园,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习”七步洗手法”,期末还组织”小小体检日”,真实场景比绘本教学有效3倍!
🛒 超市里的数学启蒙 → 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开发的”超市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教师提前与永辉超市合作,设置”儿童购物区”,孩子们用自制的”5元购物计划表”实践分类、计数和货币换算。
🌳 公园即自然实验室 → 成都十六幼的”落叶课程”引爆全网:带孩子记录社区银杏树变化,用落叶创作艺术画,最后把作品办展反哺社区,完美诠释”双向赋能”。
💡 3个落地秘诀:
1️⃣ “资源地图”法:和家委一起绘制15分钟生活圈资源图(建议用不同颜色标注医疗机构/商超/文化场所)
2️⃣ “三阶转化”模型:发现资源→筛选价值→设计活动(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SP-PPR模式)
3️⃣ 数字化建档:用二维码管理资源库,随取随用(可参考深圳实验幼儿园的社区资源云平台)
🌟 特别提醒:教育部今年新印发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特别强调要”充分利用自然和社区教育资源”,朝阳区教研员黄培老师建议每月至少开展1次社区联动活动,频次低于季度将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 福利时间 ✨
私信回复”社区资源”可获取:
① 社区资源对接话术模板(含沟通技巧)
② 20个经典社区活动方案
③ 《幼儿园社区资源利用指导手册》(教育部委托编制版)
提问:你们园所最近一次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了什么活动?效果如何?欢迎在评论区接力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