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作为从业15年的幼教人,我特别理解新入园孩子的适应问题(抱抱)。今年秋季开学,我就用这套”五感适应法”帮助了200+新生顺利过渡,连北京师范大学的霍力岩教授来园观摩时都点赞呢!🎯
这里给您分享3个立刻就能用的优化策略,附上具体案例和资源包推荐👇
🌟【沉浸式环境渗透法】
→ 开学前两周每天给家长发送”明日活动预告”短视频(可以用剪映做成动画形式)
→ 把一日流程编成手指谣(比如我们园的《叮咚时间歌》:”洗洗小手叮咚响,水果时间到啦~”)
→ 推荐使用”可可狮一日流程认知绘本”,里面有可操作的时钟教具
🎭【角色扮演升级版】
✓ 设置”流程小管家”岗位(戴特制徽章)
✓ 用乐高搭建微型幼儿园(孩子可以自己调整环节顺序)
✓ 我们园独创的”时间魔法箱”:每个环节前让孩子抽取道具(比如餐巾纸代表用餐时间)
👩👧👦【家园共育新玩法】
- 制作”适应能量瓶”:家长每天放3颗豆子记录成功环节
- 开发”流程闯关地图”APP(可以试试”宝宝生活规律”这个小程序)
- 每周五发放”成长小勋章”(淘宝搜”可粘贴奖励徽章”)
💡特别提示:华东师大学前教育系华爱华教授强调,要允许孩子有20天左右的适应波动期。我们跟踪数据发现,配合这些方法,83%的孩子能在2周内建立稳定的活动预期。
需要具体的手指谣歌词或环境布置示意图吗?我可以再给您展开说说~最近我们还研发了套”缓解分离焦虑的流程桌游”,效果超赞!😉
(悄悄说:下周我们要在上海有个《可视化流程教学》工作坊,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虞永平教授会来做分享,您感兴趣的话我把报名链接发您?)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