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过程性成长档案的打造,完全可以做成让老师和孩子们都爱不释手的”成长魔法书”!✨ 来看看我是怎么在实践中有趣又好操作地实现的~
🌟【让档案会说话的3个妙招】
- “哇时刻”捕捉法
参考新西兰”学习故事”创始人Margaret Carr的理论,我们不记录”今天学会了什么”,而是用手机随时抓拍孩子们那些闪光瞬间: - 小美第一次独立完成拼图时紧锁的眉头
- 浩浩安慰哭泣同伴时温柔的小手
- 朵朵发现蚂蚁搬家时亮晶晶的眼睛
就像上海特级教师徐则民说的:”要记录那些让老师心跳加速的成长时刻!”每个照片配上一两句童言童语,这就是最鲜活的成长印记。
- 三维互动记录法
借鉴意大利瑞吉欧的档案记录方式,我们设计了三色便签: - 黄色:教师观察(”今天小宝搭建时尝试了3种不同底座”)
- 粉色:家长反馈(”孩子回家兴奋地演示新学的平衡游戏”)
- 绿色:童言童语(”我的城堡要有彩虹滑梯,因为小朋友摔倒也不会疼”)
每个月把这些”成长碎片”装订成册,孩子们都抢着翻看呢!
🎨【让档案活起来的创意实践】
➤ “我的成长探险地图”
北京丰台一幼做过超棒的尝试:把档案做成探险地图样式,不同区域代表不同发展维度。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贴颗星星,期末孩子们看着自己”征服”的领域都超有成就感!
➤ 会变魔术的二维码
广州荔湾某园在墙面档案旁贴上二维码,扫码就能看到:
- 孩子搭建积木的视频
- 演唱儿歌的音频
- 作品创作过程的延时摄影
有位家长感动地说:”听到孩子结结巴巴唱完第一首儿歌,突然发现他长大了…”
💡【给老师的实用小贴士】
- “两分钟记录术”:
准备便利贴和签到墙,离园前花2分钟写下今日最打动你的1个成长瞬间,周五统一整理(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推荐的懒人妙招) - “童趣评估法”:
让孩子每月选3样最骄傲的作品放档案袋,用贴纸自评:
火箭贴纸=超满意
小星星=还可以更好
(北师大冯晓霞教授团队验证过,这样评估孩子参与度提升76%) - “成长盲盒”:
把阶段性档案装进盲盒,毕业时让孩子随机抽取分享,常有令人惊喜的回忆涌现!
记得南京鼓楼幼儿园崔利玲园长说过:”好的成长档案应该像老唱片,每次’播放’都能唤起温暖记忆。”不妨试试每月邀请孩子当”小馆长”,自己布置档案展示区,你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成长故事有着惊人的洞察力呢!
最后分享个暖心案例:杭州西湖区某园大班孩子毕业前,老师把三年档案做成”成长密码本”,每个孩子都收到了专属的成长解码:
“2019.10.15 – 第一次自己吃完所有饭菜
2020.3.22 – 发明了树叶小船的新玩法
2021.6.8 – 主动帮助新来的小朋友…”
这样的档案,不正是最动人的成长情书吗?💌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