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太棒了!作为深耕PBL(项目式学习)多年的幼教人,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们幼儿园刚刚完成的”小小建筑工人”精彩案例。(眼睛发亮)
🌟【项目设计灵感来源】
去年参观北京棉花胡同幼儿园时,李园长展示的”儿童建筑工坊”让我深受启发。结合南京师范大学张俊教授提出的”游戏中的STEM”理念,我们设计了为期2周的沉浸式体验。
🏗️【PBL四阶段实施秘籍】:
- 启动阶段 – 创设真实情境
• 带孩子们参观附近工地(安全距离观察)
• 邀请建筑师爸爸带来3D打印的桥梁模型
• 播放《超级工程》纪录片精选片段
• 关键提问:”如果让你造一座房子,会怎么搭?”(开放式问题点燃兴趣) - 探索阶段 – 多感官体验
✋触觉:准备10+种材料(积木/纸板/吸管/橡皮泥等)
👀视觉:展示全球奇特建筑照片(比萨斜塔/鸟巢等)
👂听觉:录制不同材质敲击声的猜谜游戏
特别推荐使用华东师范大学郭力平教授研发的”结构探索套装”,包含各种连接件。 - 建造阶段 – 分层挑战
• 初级任务:用饼干+花生酱搭建稳固底座(美味力学!)
• 进阶挑战:小组合作制作能承受”地震”(摇晃桌子)的纸筒高楼
• 终极任务:用回收材料建造”未来幼儿园”模型(融入创意设计) - 反思阶段 – 多元展示
• 举办”小小建筑展”邀请家长参观
• 用图画日记记录建造过程
• 拍摄延时摄影记录作品迭代过程
💡【专家建议】: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游戏专委会主任邱学青教授强调:”幼儿结构游戏要经历’破坏-重建’的循环学习”。我们特意设置”限时建造””材料紧缺”等情境,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效果评估】:
通过上海托幼杂志发布的《幼儿工程思维观察量表》,我们发现:
• 86%的孩子能说出至少2种加固方法
• 小组合作纠纷减少40%
• 持续专注时间平均延长8分钟
🎯【延伸建议】:
可以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目标,加入测量、比较等数学元素。比如用乐高单位积木测量建筑高度,记录”工地日志”等。
最近我们还尝试加入了AR技术,用iPad扫描作品就能显示”虚拟风力测试”,孩子们都疯狂了!(笑)大家如果感兴趣,下次可以详细分享这个科技融合案例~
记得收藏这个实践框架哦!期待听到你们的实施反馈~ 🚀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