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触及幼教工作者灵魂的好问题。在这个充满诱惑与压力的时代,我想用三个”锚点”和大家探讨如何守护教育初心:
第一,建立”儿童观察者”的日常仪式(蒙台梭利理念)
建议每天用手机记录3个”哇时刻”:比如明明小朋友今天主动扶起摔倒的同伴;乐乐第一次用积木搭出对称结构。每周回顾这些片段,你会发现最珍贵的教育回报永远在孩子眼中。
第二,创建”教育初心备忘录”(参考日本藤幼儿园园长加藤积一的做法)
把当年让你选择幼教的动人瞬间写在便签上:可能是某个孩子突然开窍时的笑脸,或是家长感谢信里的一句话。把这些”初心碎片”贴在教案本扉页,在疲惫时翻看。
第三,构建专业成长共同体(借鉴新西兰”学习故事”评估模式)
与3-5位志同道合的教师组成”显微镜小组”,每月用”三个透镜”观察实践:
- 放大镜:聚焦某个孩子的进步
- 平面镜:如实反思自身状态
- 望远镜:展望理想教育图景
最近在指导深圳某普惠园时,看到老师们在班级设置”初心邮箱”,孩子们投递的画作、老师们互相鼓励的小纸条都成为抵御商业侵蚀的温暖力量。正如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所说:”当你能从幼儿的序列性发展中获得专业成就感时,外在评价就会变得次要。”
建议每月做一次”教育价值排序练习”:列出你认为重要的10个教育元素(如儿童笑容、家长认可、薪资待遇等),然后强制删减到3项。这个残酷的游戏会让你看清什么才是真正不可让步的底线。
记住,资本可以买来豪华的教具,但买不到蹲下身与孩子平视的膝盖;可以计算生师比,但算不出眼神交流中的教育温度。守护初心的本质,是守护我们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不可替代性。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