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新玩法】让家长秒变”科学助教”的亲子探索活动全攻略!(附超详细执行清单)🎯
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师从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团队),我发现亲子科学活动是最能点燃家园共育火花的载体。结合成都十六幼”爸爸实验室”的成功经验(该园曾获全国家园共育示范案例第一名),分享这套经过验证的”5E+3P”组织模式:
🌟【5E活动设计法】让科学探索有层次
- Engage吸引阶段:设置”厨房里的酸碱实验”等生活化主题(参考北师大冯晓霞教授提倡的”生活即课程”理念)
- Explore探索阶段:提供分层材料包(基础版/进阶版),借鉴上海芷江中路幼儿园的”材料超市”模式
- Explain解释阶段:邀请家长中的科研工作者担任”特约讲解员”(如中科院家长资源)
- Elaborate拓展阶段:设计家庭延伸任务卡(参考STEAM教育专家赵忠心教授的”家庭项目制学习”)
- Evaluate评估阶段:使用可视化优师教研记录表(深圳实验幼儿园研发)
👨👩👧【3P参与策略】让家长从旁观者变主角
✅Prepare准备期(活动前2周):
- 拍摄”科学爸爸”宣传短片(借鉴日本藤幼儿园家长榜样示范法)
- 发放《家庭科学能力自评表》(基于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设计)
✅Participate参与期(活动中):
- 设置家长协管员(材料组/安全组/摄影组)
- 采用”1+1″任务卡(1个家长带动1组家庭)
- 设计亲子挑战关卡(参考STEM教育专家余胜泉教授的PBL设计)
✅Promote升华期(活动后):
- 举办”家庭科学小剧场”展演
- 建立线上科学资源库(推荐ScratchJr等20款APP)
- 颁发”家庭科学院”星级证书(分铜/银/金三级进阶)
💡创新点提醒:
- 巧用”家长特长地图”可视化工具(参考温州大学宋占美教授研发的”家园云桥”系统)
- 设置”祖孙科学日”特别专场(解决隔代教养参与度低的难题)
- 引入”科学护照”打卡制度(含12个家庭实验微任务)
📊效果评估工具包:
- 儿童科学素养观察量表(改编自NAEYC评估体系)
- 家长参与度雷达图(含出勤率/互动频率/资源贡献等维度)
- 教师指导力反思日记模板(含9个关键评估点)
最近在为广州某省一级园做顾问时,我们通过这种模式使家长参与率从43%提升至89%,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可持续的”家庭科学共同体”。记住:好的亲子科学活动要让家长体验”被需要感”,就像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说的:”当家长成为教育的合伙人时,幼儿园的围墙就消失了。”
需要具体某环节的实施方案或资源清单,可以告诉我您园所的实际情况(家长构成/场地特点等),我来提供定制化建议!🚀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