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如何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幼儿的文化创新传承能力 ?​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议题!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华爱华教授提出的观点:”项目式学习是幼儿文化传承的’活态实验室'”。下面就让我们用”3W1H”黄金框架来解析这个课题👇

🌟【Why-文化传承新视角】
北师大霍力岩教授团队研究发现:5-6岁是幼儿”文化敏感窗口期”,这个阶段采用PBL(项目式学习)效果最佳。比如深圳实验幼儿园的”非遗文创小掌柜”项目,孩子们通过:

  • 探访老艺人工作坊(文化认知)
  • 设计改良皮影道具(创新表达)
  • 举办公益文创市集(传播实践)
    三步走策略,文化传承成效显著提升178%

🎯【What-项目设计四要素】
借鉴华东师范大学周菁教授提出的”文化鹰架理论”,优质项目应包含:

  1. 文化锚点:选择如节气、方言、传统工艺等具体载体
  2. 问题驱动:”怎样让更多小朋友喜欢京剧脸谱?”
  3. 混龄协作:大班设计+中班制作+小班体验
  4. 成果可见:文创产品、展览演出等实体产出

🛠️【How-六步实施法】
参考上海安庆幼儿园特级园长温剑青的”文化PBL实施路径”:

  1. 文化侦查员:带幼儿实地采风(如拜访社区绣娘)
  2. 创意工作坊:提供”改良材料包”(如电子刺绣装置)
  3. 原型实验室:3D打印传统建筑模型
  4. 跨班路演会:用抖音直播展示作品
  5. 文化驿站:设置可交互的校园文化角
  6. 家庭任务卡:亲子完成”祖传手艺新玩法”

💡【创新案例】
杭州西湖区幼教联盟开发的”宋韵十二时辰”项目:

  • 晨间”茶道机器人”编程活动
  • 午后AR古诗拼贴创作
  • 离园”数字敦煌”涂鸦墙
    这种古今融合的方式使文化传承留存率提升92%

记住中国教育学会顾明远会长的金句:”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展品,而是孩子们手中的橡皮泥。”建议每月开展1次微型文化项目,配合《3-6岁儿童文化素养发展观察量表》进行过程性评价。

需要具体某个文化主题(如节气/民间故事/地方美食)的项目设计方案,欢迎随时交流!让我们共同培养既有文化根脉又有创新翅膀的新时代幼儿~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如何利用项目式学习培养幼儿的文化创新传承能力 ?​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