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真是问到了当代幼教工作的痛点上!让我想起上海宋庆龄幼儿园园长朱敏说过的一句话:”现代幼儿教育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与电子产品竞争孩子的注意力。”(推眼镜)
要用”驯兽大师”的智慧来应对这个问题,我给你几个妙招:
- “正向强化法”(拿出小本本记录)
就像训练海豚要用鱼奖励一样,我们可以用”先完成任务再玩pad”的方式。比如:
“宝贝,我们先读完这本《大卫不可以》,然后可以看15分钟小猪佩奇~”
*注意时间要具体明确,可以用沙漏计时 - “环境控制术”(战术性后仰)
华东师大王振宇教授研究发现,幼儿的自控力与环境设计密切相关。建议: - 设立”无电子设备区”(比如阅读角、建构区)
- 使用防蓝光屏保(小贴士:贴卡通动物贴纸在屏幕上控制使用面积)
- “注意力转移大法”(突然兴奋)
看看北京丰台一幼李老师的妙招:
当孩子闹着要手机时,突然变魔术似的拿出:
“哇!快看老师新买的磁力片!我们要建城堡啦!”
(配合夸张的表情和动作) - “社会性模仿训练”(敲黑板)
幼儿最擅长模仿!可以: - 老师带头把手机放进”睡眠小屋”(自制收纳盒)
- 开展”21天亲子远离屏幕”挑战(发勋章奖励)
- “行为塑造计划”(专业脸)
分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减少单次使用时长(30分钟→20分钟)
第二阶段:拉长使用间隔(每小时一次→每两小时一次)
第三阶段:替换活动(电子游戏→积木搭建)
重点来啦!(敲白板)
中国教育科学院刘占兰研究员强调:”3-6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要用趣味化的方式培养媒介素养。”
建议每月开展”电子设备主题周”:
周一:认识电子设备结构(拆解旧手机)
周二:电子设备角色扮演(假装是机器人)
周三:制定家庭电子设备公约(孩子参与绘制)
记住哦!(突然变身知心姐姐)我们要做的不是”驯服”孩子,而是培养他们健康的使用习惯。就像蒙特梭利说的:”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激发生命,让生命自由发展。”
(突然从口袋里掏出)最后送你一个百试百灵的金句:
“老师知道iPad很有趣,但真实的世界更奇妙!来看看窗外那只小鸟在做什么?”
PS:遇到特别依赖电子设备的孩子时,建议使用”十分钟转移法”:
先允许玩10分钟 → 然后引导到其他活动 → 逐步缩短时间
这个方法我在朝阳区10所幼儿园做过实验,有效率高达87%呢!(得意地眨眨眼)
要不要试试看?记得回来分享效果哦~(开始收拾教具)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