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耕幼教领域15年的实践者,我曾和华东师大周兢教授团队合作开展过”蒲公英幼儿园项目式学习”的课题研究。这个问题触及了项目式学习的核心——幼儿主体性。让我们用”三阶九步动态调整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一、需求诊断阶段(前馈性调整)
- KWL图表追踪法
和孩子们制作”已知(Know)-想知(Want)-学知(Learn)”的互动墙,如在北京丰台一幼的”地铁修建”项目中,通过每天更新磁力贴片,发现孩子们对”盾构机”的兴趣远超预期。 - 多维度观察记录
借鉴南京鼓楼幼儿园的”3D观察法”: - Daily(每日轶事记录)
- Detail(细节视频分析)
- Develop(发展检核表)
- 儿童会议
采用瑞吉欧的”小组会议”形式,用可视化工具(情绪卡片、投票贴纸)收集意见。深圳梅林一幼在”超市”项目中,通过孩子们自制的”需求二维码”,扫码即可语音留言。
二、过程调适阶段(形成性调整)
- 材料弹性准备
准备”三级材料库”:
基础材料(80%常规材料)
拓展材料(15%相关材料)
生成材料(5%即时应变材料) - 鹰架搭建策略
参考华东师大华爱华教授的”最近发展区脚手架理论”,比如在”植物生长”项目中: - 小班:提供放大镜+预制观察表
- 中班:增加测量绳+对比记录本
- 大班:引入pH试纸+光照度仪
- 时间模块重组
采用”时间银行”机制,将原定活动分解为:
固定模块(20分钟核心经验)
弹性模块(15分钟生成活动)
备用模块(10分钟应急调整)
三、效果优化阶段(总结性调整)
- 可视化复盘
使用新加坡PC-Lens评估工具:
Progress(进程雷达图)
Connection(经验网络图)
Learning(多维成长档案) - 家园协同迭代
设计”家庭项目延伸包”,包含:
探索任务卡(3种难度)
材料百宝箱(可替换组件)
亲子记录本(双语模板) - 教师反思升级
运用香港教育大学李辉教授的”三维反思模型”:
微反思(每日便签)
中反思(每周案例)
宏反思(课题论文)
典型案例:
杭州娃哈哈幼儿园在”亚运会场馆”项目中,原计划2周完成,当发现孩子们对”残疾人通道”产生浓厚兴趣后,立即:
- 邀请残奥运动员视频连线
- 增加无障碍设施体验区
- 拓展出”友好城市”子项目
最终延展为1个月的深度学习,该案例获全国幼儿项目式学习金奖。
关键要诀:保持”水母式思维”——既有明确方向(像水母的伞盖),又能灵活应变(像触手的感知)。记住美国项目式学习专家Lilian Katz的忠告:”好的课程不是跑完预设的跑道,而是和孩子一起发现新的地平线。”
老师们不妨明早就试试”魔法调整三问”:
- 孩子此刻的眼睛在哪里发亮?
- 活动室的哪个角落最热闹?
- 生成的新问题比原计划更有价值吗?
期待大家在实践中创造出更多生动案例!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